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中TGF-β1的表达。结果TGF-β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2.9%(37/70);TGF-β1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与分化程度无关。结论TGF-β1的表达可作为大肠癌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RNAi沉默酪氨酸激酶受体RON(recepteur d'origine nantais)基因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侵袭和对抗肿瘤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RON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Lv-RON-siRNA.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RON基因的沉默效率及RON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实验和ATP-TCA(ATP-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检测RON基因对HT-29细胞侵袭和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慢病毒载体Lv-RON-siRNA感染HT-29细胞对RON基因的沉默效果达到70%.Lv-RON-siRNA感染后,HT-29细胞侵袭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97±0.072 vs 1.29±0.076,P<0.05).Lv-RON-siRNA感染后,HT-29细胞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5-FU)的IC90值和IC50值分别为(14.28 ±1.34)、(8.93±1.20) μg/ml,顺铂(cisplatin,DDP)的IC90值和IC50值分别为(1.91±0.22)、(0.64±0.07) μ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沉默RON基因表达能抑制HT-29细胞的侵袭力,提高细胞对5-FU和DDP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RNAi)对大肠癌细胞RON基因的干扰效率,构建RON基因稳定沉默的大肠癌细胞株。方法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肠癌细胞DLD-1、HCT116、LOVO、RKO、SW480、HT29的RONmRNA表达情况,筛选出表达丰度能满足RNAi的大肠癌靶细胞HT29。根据人RON基因序列,构建4种慢病毒载体质粒pGCSIL/RON-短发夹RNA(shRNA),转染包装细胞293T,获得4种重组慢病毒pGCSIL/RON-shRNA,分别感染HT29细胞。应用实时PCR检测各组HT29细胞RONmRNA表达情况,筛选出RON干扰效率最高的一种shRNA慢病毒载体质粒,构建RON基因稳定沉默的大肠癌细胞株HT29/RON-shRNA。结果 DLD-1、HCT116、RKO、SW480、HT29细胞RON表达丰度能满足RNAi的需要,选择HT29细胞作为RNAi的靶细胞。阴性对照病毒感染的细胞样品相对正常未感染病毒的细胞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为(94±5)%,RONshRNA-1靶点病毒感染的细胞为(86±5)%,RONshRNA-2靶点病毒感染的细胞为(67±6)%,RONshRNA-3靶点病毒感染的细胞为(63±6)%,RONshRNA-4靶点病毒感染的细胞为(30±8)%,RONshRNA-4靶点病毒感染的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细胞(P值均<0.01),其对目的基因的沉默效果达到(70±8)%。结论慢病毒介导RNAi能显著抑制大肠癌细胞HT29的RON基因的表达,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是一种高效的"基因沉默"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药物对结肠癌DLD1细胞获得性TRAIL基因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将不同化疗药物联合重组腺病毒载体(Ad)介导的TRAIL基因处理对Ad/gTRAIL耐药的结肠癌DLD1-TRAIL/R细胞,通过MTT法检测治疗后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以评价化疗药物对TRAIL基因耐药的逆转作用;然后进一步在体内评价该逆转策略的有效性;接着通过Western免疫印迹等方法探讨逆转耐药的可能机制。结果:在体外检测了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氟脲苷、依立替康以及顺铂6种化疗药物对DLD1-TRAIL/R细胞TRAIL基因耐药的逆转作用,结果发现只有5-氟脲嘧啶和丝裂霉素能够使DLD1-TRAIL/R细胞对Ad/gTRAIL重新敏感。进一步的结果表明联合5-氟脲嘧啶和Ad/gTRAIL能在体内有效地抑制DLD1-TRAIL/R细胞来源的肿瘤生长,且该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它对照组。结论:联合使用Ad/gTRAIL和5-氟脲嘧啶或丝裂霉素能在体内外有效地逆转DLD1-TRAIL/R细胞对TRAIL基因的获得性耐药,其中丝裂霉素的逆转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的Bax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外痔切剥辅助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的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 对3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期环状脱垂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PPH组)和对照组(MMH组),每组150例.其结果进行远期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60~120个月.结果 通过门诊复查及电话咨询,对术后疼痛、便失禁、狭窄、溢液、痔脱垂复发、皮赘遗留、排便困难的缓解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论 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的远期疗效优于MM组,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7.
RON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作用的过程。研究表明,MET原癌基因家族成员RON具有调节细胞扩散、转移、微管形成,保护细胞免于凋亡的功能。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是一个多功能的多肽链,能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转化发展。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RON及TGF-β。的表达,旨在研究RON和TGF-β1与大肠癌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的效果。方法将3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Ⅲ、Ⅳ期环状脱垂痔患者分为PPH组和Milligan.Morgan术组(MMH术组),各150例。观察两组近期评价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术后72h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评价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近期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H组术后远期肛门疼痛和痔块脱出的发生率高于MMH组(均P〈0.05)。结论PPH术治疗Ⅲ、Ⅳ期环状脱垂痔安全,近期疗效优于MMH术,而远期复发率高于MMH术。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RON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大肠癌标本69例,大肠腺瘤15例,正常大肠黏膜1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中RON的表达。结果:大肠癌、大肠腺瘤组织中RON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RON的表达强度与大肠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相关(P<0.05)。结论:RON是一个能有效反映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met和nm23-h1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对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met和nm23-h1基因表达强度进行检测。[结果]60例结直肠癌中c-met阳性49例(81.7%),nm23-h1阳性36例(60%);c-met阳性结直肠癌中nm23-h1阳性表达率(53.1%)明显低于c-met阴性结直肠癌(81.9%)(P<0.05)。c-met与nm23-h1表达呈负相关(r=-0.499,P<0.05)。c-met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nm23-h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与结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浆膜浸润无关。[结论]c-met和nm23-h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c-met阳性表达和nm23-h1阴性表达提示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