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颈椎前路带锁钛钢板内固定并发症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带锁钛钢板内固定术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随访58例使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后的颈椎创伤患者,对其并发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结果58例患者中有11例出现螺钉误入椎间隙、喉上或喉返神经损伤、钢板偏斜、钢板螺钉松动脱出、颈椎生理曲度减少等5种并发症,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论熟悉颈椎的解剖特点,熟练手术技术,术中必要的X线监测,了解颈椎及其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总结足踝部外伤皮肤缺损的特点和常用带蒂皮瓣的选择,并针对修复不同部位皮肤缺损的皮瓣供区选择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 采用足背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跖底皮瓣、(足母)趾腓侧皮瓣、第2趾胫侧皮瓣、胫前皮瓣、小腿内侧皮瓣、腓肠神经皮瓣、跗外侧皮瓣、踝前皮瓣、腓动脉皮瓣等行带蒂转移修复前足、足背、足底及踝部皮肤缺损. 结果 术后251例皮瓣除2例坏死外全部成活.5例术后第1天、2例第2天因植皮处包扎过紧,出现血管危象,探查后血运恢复正常.135例随访3~96个月,平均16个月,足底内侧皮瓣有4例、跖底皮瓣3例,转移后出现皮瓣和足底皮肤缝合处的磨损,二期皮瓣修整,改变负重点恢复正常行走.9例小腿内侧皮瓣、6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因为皮瓣臃肿行二期整形.其余皮瓣无明显臃肿,外形良好,不需要二期整形.其中足底内侧皮瓣和躅趾腓侧皮瓣、第2趾胫侧皮瓣顺行转移均带感觉神经,供区为非负重部位,不影响患者行走及负重功能,术后皮瓣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4 ~10 mm. 结论 足底内侧皮瓣、跖底皮瓣、(足母)趾腓侧皮瓣及第2趾胫侧皮瓣修复前足跖侧较好,皮肤耐磨,感觉好;足背皮瓣、胫前皮瓣、小腿内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跗外侧皮瓣、踝前皮瓣、腓动脉皮支皮瓣、腓动脉皮瓣等皮瓣可以切取的面积较大,修复足背及踝关节周围皮肤缺损,具有皮瓣较薄、色泽接近和锯剖位置恒定等优点.以上皮瓣均操作简单,修复效果好,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 ,急性膝关节损伤时 ,除骨折外 ,常伴有韧带、软骨、半月板、滑膜等损伤。但体检及术前 X线检查很难发现骨折以外的损伤 ,并因此而延误治疗。为此 ,2 0 0 2年 1月至 7月 ,我们对 1 1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施行了早期关节镜检查 ,其中 1 0例施行了相应镜下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1 8~ 42岁 ,平均 2 6岁 ;左膝 4例 ,右膝 7例。均有膝部外伤史 ,其中车祸伤 8例 ,摔伤 2例 ,扭伤 1例。膝关节损伤至行关节镜检查时间为 3~ 9天 ,平均 4.5天。患者均经体检或关节…  相似文献   
4.
脊柱四柱结构划分的解剖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四柱结构划分的解剖与临床刘培亭,贾玉华,杨志平,李牧,李建民,陈国瑞,王永惕脊柱是人体的重要结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载荷的传递、三维空间的生理活动和保护脊髓[1]。目前关于脊柱结构划分已有二柱、三柱及新三柱等系统[2,3,4,5],从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方法。方法随访1999-2003年治疗的胫骨pilon骨折40例。骨折类型:一型23例,二型9例,三型8例。25例合并腓骨骨折。胫骨最终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腓骨用1/3管状钢板内固定。结果40例骨折全部愈合,参照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系统标准作功能评价,优31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5%。结论对胫骨Pilon骨折针对不同的受伤机制与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时机,最终坚强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效果优良,可早期活动踝关节,不致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6.
对关节活动描记方法的几点建议刘培享,杨志平,陈国瑞,陈健关节活动的测量是骨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国内多采用邻肢夹角法,目前国际通用中立位0°法。由于描记方法的局限性,临床上应用起来,一方面描述繁琐且不直观,另一方面对于关节活动异常状态没有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跟骨骨折小切口复位同种异体骨移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评价小切口复位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小切口外侧入路,开放复位,同种异体骨移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结果:15例患者术后无免疫排斥、感染等并发症,经6~39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4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86.67%。结论:小切口复位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能有效恢复跟骨关节面的解剖形态,较好地恢复足的功能;移植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治疗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1988年6月前,我院行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手术356例,切口感染率达31.8%;以后233例采取切口冲洗,切口感染率仅为3%。说明切口冲洗预防阑尾术后切口感染效果显著。1.冲洗方法:关闭腹膜后(肠线、丝线均可),术者将手套洗净或更换无菌手套,去除护皮垫,持  相似文献   
9.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再植治疗手背皮肤逆行撕脱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再植治疗手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应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再植治疗手背皮肤逆行撕脱伤56例.撕脱皮瓣面积为7 cm × 10 cm ~ 10 cm × 13 cm. 结果 56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 5年,10例失访;46例的手背外形满意,再植皮瓣恢复了保护性痛觉,拇指对掌对指功能正常.2 ~ 5指的伸屈活动范围按 TAM评定标准评定,功能恢复优良者40例,占87.0%. 结论将无挫伤或轻度挫伤的手背逆行撕脱皮肤修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原位再植,是治疗手背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股骨颈淀粉样骨囊肿──有骨折倾向时采取刮除植骨术治疗淀粉样变常见于血液透析十年以上的患者,可引起腕骨、肱骨头、股骨和髌骨的骨囊肿。囊肿造成的股骨颈病理性骨折可引起严重残疾,目前尚无股骨颈淀粉样骨囊肿并发骨折前手术治疗的报道。1986~1990年,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