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9篇
  2024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植入治疗主支气管内膜结核瘢痕性狭窄后长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择2003年4月至200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17例有较完整的随访资料的主支气管内膜结核瘢痕性狭窄放置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患者,17例患者分别在支架取出后第1、6个月行视觉类比测试法(VAS)。其中14例分别于支架取出后第1、6个月门诊行胸部CT和支气管镜复查,电话随访与信访3例。结果17例均一次性植入支架成功并在25~90d内成功取出支架,随访6~50个月,1例患者在支架取出后7d发生再狭窄,经治疗后未再发生呼吸困难,其余患者均未再次出现呼吸困难。支架取出后第1、6个月,17例患者VAS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气管-主支气管分支型部分覆膜内支架植入治疗主支气管内膜结核瘢痕性狭窄,操作成功率高,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布-加综合征(Budd-Ch iari syndrom e,BCS)病因复杂,病理类型多样,治疗方法众多[1,2]。利用影像学检查全面准确地显示病变血管的部位、大小、程度以及侧枝循环形成的情况等,是正确制订治疗方案的必要基础[3]。本研究以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对照,分析33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肝脏CT及三维重建影像学表现,旨在探讨CT扫描对布-加综合征的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BCS患者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11~70岁。病程1~10年。腹胀27例、下肢及胸腹壁静脉曲张28例、下肢色素沉着17例、下肢溃疡9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其中8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布-加综合征(BCS)患者肝脏的病理学改变。方法30例BCS患者,其中肝静脉型14例,下腔静脉型5例,混合型11例。介入治疗过程中行肝穿刺活检,所取标本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30例患者共行31次肝穿刺活检,其中12例使用DFBN活检针,19例采用弹枪式活检针,29次穿刺取出1~4cm长肝组织条,符合组织学诊断要求。病理显示为肝小叶中央静脉、肝血窦扩张淤血,部分可见窦周隙出血;肝细胞水肿,甚至气球样变;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结论BCS患者肝脏的病理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介入放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上比较特殊,影响学和临床诊断学是其学习的基础,它是一种介于内外科之间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介入放射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经皮肝穿门静脉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9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例为急性上消化道血,2例伴便血.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导管超选胃冠状静脉,造影确认胃冠状静脉为离肝性血流,将栓塞剂海藻酸钠经导管注入胃冠状静脉,颗粒栓塞剂栓塞胃冠状静脉扩张迂曲的血管床.必要时胃冠状静脉主干以钢圈栓塞加固.结果 9例栓塞后胃冠状静脉闭塞,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消失.结论 经皮肝穿肝13静脉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对肝硬变门脉高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创伤较小、止血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学活检术诊断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以介入放射学技术引入活检钳对15例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区活检,判断狭窄的良恶性。结果食管胃吻合口区活检技术成功率100%,能取到满足要求的标本,5例吻合口活检病理为食管癌复发,10例瘢痕性狭窄。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介入放射学活检诊断食管-胃吻合口重度狭窄是胃镜检查和活检失败者的可行替代技术,操作简单,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7.
韩新巍  闫磊  丁鹏绪 《山东医药》2008,48(19):75-76
77例下腔静脉(IVC)闭塞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术前行彩超、CT/MRI检查,术中经股静脉途径行IVC单向造影.使用钝性破膜导丝经股静脉途径开通IVC闭塞病变,继而完成球囊扩张或内支架置入等介入治疗.结果 77例IVC闭塞远端结构与闭塞段结构显示满意,25例IVC闭塞近心段显示清晰,52例IVC闭塞近心段结构通过降低图像窗宽和调整窗位也得到满意显示.在良好的IVC图像导引下IVC闭塞开通全部成功,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认为经股静脉途径行单向IVC造影对IVC闭塞型BCS的IVC病变与临近结构的显示和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合并肝脏结节患者的声像图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对30例BCS合并肝脏结节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9例BCS患者肝内结节为肝细胞性肝癌(HCC)结节,结节多单发且直径多大于30 mm,超声造影表现为典型"快进快出"模式.21例为再生结节,结节多发,直径小于30 mm.根据再生结节内部回声、肝内分布情况以及造影模式将结节分为3型.Ⅰ型13例,肝内结节回声均匀,散在分布,超声造影3个时相均为等增强;Ⅱ型6例,结节中央为等回声或高回声,周边为低回声,超声造影动脉相呈中央离心型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始终呈整体高增强;Ⅲ型2例,结节内为等回声或稍高回声,呈聚集状分布于门脉周围,超声造影动脉相呈周边向心型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周边呈环状高增强.Ⅱ型和Ⅲ型均呈"快进慢出"模式.结论 BCS合并不同性质的肝脏结节其声像图及超声造影表现不同,超声对鉴别结节性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可回收支架治疗下腔静脉阻塞(BCS)合并血栓形成的中期疗效.方法 8例下腔静脉合并血栓BCS,采用术中抗凝溶栓治疗后,行钝性破膜小球囊预扩张后植入可回收支架,最后使用大球囊充分扩张闭塞膜.术后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待血栓消失后经颈内静脉将可回收支架取出.其中下腔静脉节段性闭塞合并血栓患者同时置入"Z"型支架.术后用彩色多普勒随访疗效.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介入治疗,血栓均在短期内消失,可回收支架顺利取出,术中未发生肺动脉栓塞和其他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3~12个月,2例下腔静脉狭窄,余6例可回收支架置入部位未见血栓形成、局部再狭窄及管壁增厚等情况发生.结论 使用可同收支架治疗下腔静脉阻塞合并血栓形成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倒Y型金属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隆突部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常使用直管形金属气道内支架治疗非隆突部位的气道阻塞[1],但病变若同时累及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和左右主支气管导致隆突区域的多发性或复合狭窄时,不能用单枚内支架有效解除全部气道狭窄,可以同时放置多个管形金属支架、单分支状金属气道内支架、Y型硅胶管支架(Dumon支架)或用2枚自膨胀式金属支架制成的Y型支架进行治疗[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