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年来右室梗塞(RVI)日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掌握右胸导联心电图的诊断,本文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1 正常人右胸导联心电图 1.1 QRS波群 多数作者认为,正常成人右胸导联心电图有一定变化规律。即QRS呈rS型,以V_3R出现率最高,V_3R以右导联r波振幅依次递减或消失,S波振幅亦依次降低,QRS演变为qr或QS型。对于右胸导联Q波的研究,各家报导略有不同Andensen等强调正常人不应在全部右胸导联出现Q波,否则应疑及RVI;但有作者却认为,正常人V_3R—v_6R均可呈QS  相似文献   
3.
丁兆銮  苏兰英 《心电学杂志》1998,17(2):119-119,125
例1 患者女,55岁,因左侧胸部烧灼样疼痛1天就诊。体检:T37.5℃,P75次/min,R18次/min,BP14/9kPa(105/70mmHg),心肺阴性。左背第5、6肋间至左胸呈带状分布的集簇性水疱,基底潮红,疱壁紧张发亮,未超过中线。  相似文献   
4.
心向量图对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它与心电图互补长短,能提高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将二者对比分析,以重点探讨T环异常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受检对象分3组: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150例病人中心绞痛118例,心肌梗死32例,根据心电图异常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甲、乙组。甲组100例,男76例,女24例,年龄48—83(平均56.7±15.6)岁,心电图均符合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乙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45—74(平均55.9±14.8)岁,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ST-T异常改变,但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条件不足。正常组100例,均为健康体检者,男68例,女32例,年龄在30—55(平均39.2±8.4)岁,心电图均正常。心肌缺血的心向量图诊断标准为:T环方位异常,QRS-T夹角增大,R/T比值>4,T环L/W比值<2.5,T环转向异常。在T环方位正常的情况下,余4项中出现1项异常为大致正常,2项异常提示心肌缺血,3项或3项以上诊断为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9岁。9年前曾患广泛前壁心肌梗塞,近一年来每当劳累后感心悸、胸闷,休息后自行缓解。一周前又因劳累再次诱发上述症状,随就诊于乡镇医院。心电图(ECG)诊为: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给予极化液,消心痛、毒毛甙K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故来我院就诊。患者急性病客,呼吸急促,血压 80/40mmHg。查 ECG,QRS时限 0.10~0.12s,  相似文献   
6.
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的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房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ICIAB)的P波离散度(Pd)与阵发性房颠(PAf)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44例ICIAB的P波。根据是否发生PAf分为房颠组(A组)和对照组(B组),并对P波最大时限Pmax和P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比较,Pmax无显差异(P>0.05),Pd显差异(P<0.01)。结论 Pd对预测ICIAB是否发生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肺心病对QT离散度的影响,选择入院时同步■记12导联心电图100例肺心病。并以20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测定Q—Td和J—Td。结果:(1)肺心病伴心肌缺血病人Q—Td和J—T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肺心病死亡者Q—Td和J—Td较肺心病生存者明显为高,P<0.01。(3)单纯肺心病Q—Td和J—Td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因此,肺心病伴心肌缺血及死亡病人,存在明显心肌复极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CIID)心律失常与患者年龄、发生时间的关系。方法:对200例60岁以上CHD有心律失常者作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①心律失常发生率100%;②>70岁者较<70岁者发生率明显增高,两组比较,除房性期前收缩(PAS)无差异(P>0.05),余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  相似文献   
9.
植入性心房除颤器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性心房除颤器的前景[GrlffinJCetal.JEIeptrocardiol,1994,26(suppl):204(英文)]房颤的特征是整个心房的除极紊乱而无有效的收缩。房颤是一种常见心脏失调,就每年因房颤而住院的病人为过缓性心律失常或严重性室...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因素及其意义。方法:经动态心电检查,选择152例冠心病SMI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60岁为A组。<60岁为B组。结果:分析比较显示A组活动时SMI发生率,SMI出现的阵次,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或P<0.01)。两组SMI的昼夜分布及与心率的关系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老年SMI患者SMI、心律失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