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C-反应蛋白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业已证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准确标志物之一,现已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独立预后因子。急性心肌梗死(AMI)时CRP的增高已有较多报告,但AMI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对CRP的影响少有报道。2001~2003年通过观察10例AMI患者早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后,其CRP变化情况,旨在了解阿托伐他汀对CRP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疗效确切 ,创伤小。我院开展 PBMV5 2例 ,共发生 4例心脏穿孔 ,其中 2例发生急性心包填塞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中 ,女 3例 ,男 1例 ,年龄 2 2~ 38岁 ,平均 34.2岁。单纯二尖瓣狭窄 3例 ,二尖瓣狭窄并发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EKG均为窦性心律 ,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 :左心房内径平均 39.2 4m m,二尖瓣口面积平均 96 .72 mm2 ,均未发现左心房血栓 ,心功能为 级。1.2方法  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静脉 ,分别插入引导钢丝 ,房间隔穿刺鞘及穿刺针 ,穿刺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厄贝沙坦对缺血性心肌病伴慢性心功不全患者6min步行试验的影响.方法测定受试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6wk后6min步行的距离,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受试组和对照组治疗6wk后,6min步行距离均有增加,但受试组改善更显著(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明显提高缺血性心肌病伴慢性心功不全患者的生活质量,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测定154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平均随访36.8月。发现LVDd≥70mm者平均存活时间较LVDd<70mm者明显缩短。提示LVDd是DCM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机械通气的使用日益普及,很多重症患者的生命由此得到了及时的救治。但从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则上讲,一旦开始机械通气后,就应努力创造条件,及时将其撤除(简称撤机)。如何能尽早、安全撤机,尚无统一模式。本文对近10年来我们经治的150例使用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在撤机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亚甲蓝对创伤性休克兔血流动力学和脏器损伤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鸟苷酸环化酶抑制药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对创伤性休克兔血流动力学和脏器病理形态学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大白兔18只,分为对照组(6只),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生理盐水复苏组6只),创伤性休克MB处理组(MB处理组6只),生理盐水复苏组及MB处理组观察休克前(T1)、休克末(T2)、复苏末(T3),复苏后0.5h(T4)、2h(T5)、4h(T6)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动态变化,对照组观察相应时间点SBP、DBP、MAP、HR的动态变化.并留取小肠、肝脏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3组动物SBP、DBP、MAP、HR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各相应时间点SBP、DBP、MAP、HR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P>0.05).生理盐水复苏组复苏末及复苏后各时间点SBP、DBP、MAP、HR均未达到基础值水平(P<0.05或P<0.01);复苏末及复苏后各时间点SBP、DBP、MAP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复苏后2h及复苏后4h HR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复苏后2h的SBP、DBP、MAP与MB处理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MB处理组各相应时间点HR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P>0.05),除复苏末HR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外,其余各时间点HR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末SBP、MAP及复苏后4h DBP、MAP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末MAP及复苏后4h SBP、DBP、MAP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生理盐水复苏组各脏器病理损害明显;MB处理组各脏器病理损害显著减轻;对照组各脏器无明显病理损害.结论MB可明显改善创伤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保护重要脏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创伤性休克兔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TNF-α、IL-6和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及亚甲蓝(Methylene Blue, MB)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大家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及创伤性休克MB处理组),每组6只,记录休克前(T1)、休克末(T2)、复苏末(T3),复苏后0.5h(T4)、2h(T5)、4h(T6)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 的变化,并测定血浆NO、TNF-α及IL-6的水平.结果兔创伤性休克后,血浆NO、TNF-α及IL-6水平明显高于休克前,生理盐水复苏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TNF-α及IL-6进行性增高,复苏后血压维持较为困难;MB处理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TNF-α及IL-6水平明显降低,复苏后血压维持满意;对照组各时间点血浆NO、TNF-α、IL-6及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变化.结论 NO、TNF-α及IL-6在创伤性休克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MB可降低血浆NO、TNF-α及IL-6的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有助于创伤性休克的纠正.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术心动过速 (RFCA)是近来治疗室上性 (SVT)的一项新技术。我院自 1999年 4月至2 0 0 1年 6月对 4 3例房室结双径路及房旁路合并SVT进行了RFCA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4 3例住院患者 ,男 2 1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70a ,平均 37.2a ,均有反复发作SVT史 ,病程 6~ 2 8年 ,药物治疗不能预防其发作 ,心动过速时均有心悸、头晕等症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2 0例 ,房室折返性心动速 (AVRT) 2 3例(其中显性房室旁路 5例 ,隐匿性房室旁路 18例 ,左侧游离壁旁路 2 2例 ,右前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50例经皮球囊二尖瓣狭窄成形术(PBMV)的临床经验及疗效评价.方法采用Inoue法对5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PBMV,并对其中38例进行术后随访.结果PBMV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死亡,所有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显著改善;二尖瓣瓣口面积(MVN)由0.98±0.23cm2增至2.14±0.24cm2(P<0.01),左房平均压(MLAP)由3.42±0.97kPa降至1.52±0.62kPa(P<0.01),左房内径(LAD)由5.10±±0.87cm减至4.55±1.02cm(P<0.05).38例平均随访16个月,除1例发生再狭窄外,其余病例手术后当时比较无显著性变化,LAD有进一步缩小趋势.结论PBMV近期远效果较好.严格选择病例、掌握好房间隔穿刺技术及时房颤病人常规抗凝准备是PBMV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