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肺部并发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8月至2004年6月157例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患者发生87例次肺部并发症,其中15例患者发生2次以上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2%。直接死于肺部并发症者37例(23.6%),发生中位时间103d(1~886d)。其中细菌性肺炎32例,间质性肺炎8例,肺真菌病3例,肺水肿3例,肺结核2例,肺栓塞1例,2种或2种以上病原所致的肺部并发症38例次。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疾病状态、供受者关系、HLA配型相合程度及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影响移植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状态和广泛型cGVHD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肺部并发症是allo—HSCT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移植时疾病状态和广泛型cGVHD是与allo—HSCT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关脐血移植 (UD UCBT)治疗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 采用UD UCBT治疗儿童高危急性白血病 5例 ,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2例 ,急性混合性白血病 (HAL) 1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急淋变 1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Ⅳ期 )第 2次完全缓解 (CR2 ) 1例。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HLA) 5 / 6个位点相合 3例 ,6 / 6个位点相合 2例。输入脐血 (UCB)有核细胞数为 (4 9~ 11 78)× 10 7/kg。结果  5例患儿中 4例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恢复至 1 0× 10 9/L以上所需时间为 13~ 18d ,与异基因骨髓移植无明显差别 ;但血小板恢复延迟 ,恢复至 2 0× 10 9/L以上所需时间为 4 5~ 6 0d。 4例获得造血重建患儿中 ,2例发生Ⅰ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 ,Ⅱ度和Ⅲ度aGVHD各 1例。aGVHD出现较早 (在脐血输注后 4~ 10d)。但增加环孢素A(CsA)剂量 ,加用甲基泼尼松龙治疗 ,aGVHD容易控制。结论 UD UCBT可有效重建造血 ,但血小板恢复延迟。严重aGVHD的发生与HLA不相合位点数目无关。在疾病的恢复稳定状态进行移植治疗 ,可望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细胞因子IL-2、IL-6、TNF-α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17例SAA接受allo-HSCT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总体生存率(OS)、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细胞因子水平与OS及主要移植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的SAA患者包含同胞HLA全相合allo-HSCT 78例(66.7%),非亲缘供者allo-HSCT 12例(10.2%),单倍体相合供者alloHSCT 27例(23.1%)。所有患者5年OS率为76.0%(95%CI:64.4%-87.5%)。a GVHD累积发生率为49.6%(95%CI:40.4%-58.8%);c GVHD累积发生率为31.6%(95%CI:23.1%-40.2%)。接受同胞HLA全相合allo-HSCT的患者,其5年OS率明显优于替代供者(82.3%±6.6%vs 61.3%±11.7%)(P0.05)。HLA匹配程度、供者年龄、移植后巨细胞病毒/EB病毒(CMV/EBV)血症是影响a GVHD发生的重要因素。移植前血清IL-6增高的患者,移植后血小板植入较快(14.6±1.8 vs 18.3±2.6 d)(P=0.05);血清TNF-α增高的患者,移植后CMV/EBV血症发生率较低(37.8%±11.1%vs 58.8%±16.8%)(P=0.029)。结论:HLA匹配同胞供者allo-HSCT是SAA患者有效治疗手段;供者选择仍然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移植前血清IL-6和TNF-α水平增高可能预示allo-HSCT后患者血小板植入加快,CM V/EBV血症发生率减低。  相似文献   
4.
异基因骨髓移植HCMV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和感染后所致疾病(HCMV病)是骨髓移植的主要并发症之一,HCMV病尤其是间质性肺炎,死亡率高达70%,所以积极预防和治疗HCMV感染和HCMV病具有重要意义。现就H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真菌感染是引起免疫功能缺陷的血液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真菌药物对于提高血液病患疗效十分重要。我们对85例真菌感染的血液病患采用静脉与口服伊曲康唑(Itra)序贯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ALL)的疗效,分析相关预后因素。对11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auto-HSCT共70例,allo-HSCT共44例,比较CRI期行auto—HSCT与allo-HSCT患者的移植相关死亡率(transplantation-related—motality,TRM)及长期随访无病活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复发率。结果表明:全体患者8年OS和DFS分别是(40.89±5.27)%和(39.50±5.22)%。CR1期行移植患者和移植时为CR2或CR3及复发患者的3年DFS分别为(47.63±5.63)%和(17.65±9.25)%(P=0.0034);44例allo—HSCT发生Ⅰ/Ⅱ度aGVHD者2年DFS是(62.75±12.30)%,Ⅲ/Ⅳ度aGVHD者6个月DFS为0,无aGVHD者2年DFS是(29.35±9.70)%(P=0.005);auto—HSCT后有维持化疗患者与无维持化疗患者3年DFS分别是(55.12±7.89)%和(33.33±11.11)%,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99);在CR1期行auto—HSCT与allo-HSCT患者的5年DFS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allo—HSCT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uto—HSCT患者,但差别未达到统计学意义;TRM高于auto—HSCT患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13)。诊断时伴有髓系表达和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2倍正常值是预后差的危险因素。结论:成人ALL患者CR1期选择auto—HSCT和allo—HSCT做为巩固治疗手段可以改善ALL患者预后,二者疗效无显著差别;发生Ⅰ/Ⅱ度aGVHD的allo—HSCT患者有较高的DFS;auto—HSCT患者移植后维持化疗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移植后6个月生存率的影响。 方法 应用RIFLE标准对9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清髓性异基因HSCT后肾脏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清髓性异基因HSCT后100 d内有39例(41.9%)患者发生AKI,其中AKI危险(AKI-R)24例(25.8%),AKI损伤(AKI-I)10例(10.8%),AKI功能衰竭(AKI-F)5例(5.4%),中位时间为干细胞回输后40 d(1~96 d)。移植后发生≥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患者与<Ⅲ度aGVHD患者100 d内AKI发生率分别为(81.82±11.63)%和(36.59±5.32)%(P = 0.0037)。移植后出现总胆红素增高患者与无增高患者100 d内AKI发生率分别为(72.73±13.43)%和(37.04±5.37)%(P = 0.0192)。移植后发生≥Ⅲ度aGVHD是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RR)为2.773[95%可信区间(CI)(1.073~7.167),P = 0.035];并且移植后发生≥Ⅲ度aGVHD患者发生AKI-I和AKI-F的RR为6.320[95%CI(1.464~27.291),P = 0.013]。移植后发生AKI患者100 d内病死率与无AK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移植后发生AKI-R、AKI-I和AKI-F的患者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6.96±7.02)%、(70.0±14.49)%和0(P = 0.000)。 结论 AKI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清髓性异基因HSCT后的重要并发症。移植后出现≥Ⅲ度aGVHD和总胆红素增高是发生AKI的影响因素。出现≥Ⅲ度aGVHD的患者易发生较重的AKI。移植后发生AKI程度越严重,患者6个月的生存率越低。RIFLE标准能提高早期诊断AKI的敏感性,并可监测肾功能进展情况,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评价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完全缓解期(CR)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并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2000年至2007年在我院进行allo-HSCT的75例CR期的AML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计算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并对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3年OS及DFS分别为58.4%及53.9%,累积复发率及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16.9%及29.9%。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总体发生率为59.6%,其中Ⅱ-Ⅳ度aGVHD发生率为18.7%。非亲缘HLA相合移植病例3年DFS为34.3%,低于亲缘HLA相合移植病例(60.0%,p=0.019);难治性白血病患者3年DFS为35.7%,低于对照组(非难治性白血病组)58.2%(p=0.048);发生重度aGVHD的病例及对照组3年DFS分别为35.7%及54.4%(p=0.059)。非亲缘HLA相合移植及发生重度aGVHD的病例TRM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33和0.010)。多因素分析确认,与allo-HSCT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有:非亲缘HLA相合移植(p=0.049,RR=2.09,95%CI1.01-4.36)、难治性白血病(p=0.038,RR=2.33,95%CI1.05-5.20)及重度aGVHD(p=0.040,RR=2.33,95%CI1.04-5.20)。结论:Allo-HSCT是AML缓解后治疗的有效方法,TRM是移植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非亲缘HLA相合移植、难治性白血病、重度aGVHD是影响AML患者allo-HSCT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供者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HI19α-4-1BB-ζ CAR-T)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7月至2020年5月期间9例allo-HSCT后复发B-ALL患者应用供者抗CD19 CAR-T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2007年4月对18例MDS及MDS转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同胞供者allo-PBSCT治疗。其中供受者HLAA、B、DR6个位点相合者16例,5个位点相合者2例。预处理主要采用修改的Bu-Cy方案。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中性粒细胞数〉0.5&#215;10^9/L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5.5(11~28)d,血小板≥20&#215;10^9/L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7(10~50)d。移植后3年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均为(43.2&#177;12.0)%,3年复发率(RR)(9.2-&#177;7.0)%,移植相关死亡率(TRM)(42.1&#177;12.0)%,移植后继发肿瘤2例。截止随访日期,存活10例,中位生存时间16.5(2~112)个月。结论:同胞供者allo—PBSCT是治疗MD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