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临床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为了解本院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现对428例病原菌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有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广谱耐约特征,是临床常见的、致病性强的耐药性细菌。传统敏感性检测MRSA的方法程序多、繁杂费时,且结果滞后,因此快速有效的MRSA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技术的不断渗人,MRSA的快速检测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就MRSA的快速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PV-杀白细胞素LukF-PV蛋白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方法纯化获得重组蛋白LukF-PV,免疫新西兰白兔,收集多抗血清,ELISA法测定抗体滴度,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免疫活性。结果成功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多抗血清,ELISA测定其效价为1∶103,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能识别重组蛋白和金葡菌PVL蛋白。结论成功制备出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PV-杀白细胞素LukF-PV蛋白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为建立产杀白细胞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廉价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ICU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及环境中MRSA的携带及分布情况,以提出针对性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ICU的20位医护人员、8例住院患者的手、咽和鼻前庭等部位,及ICU环境中的物体表面和空气同时进行采样,采用免疫富集-显色培养基分离MRSA,应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对MRSA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检测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比较MRSA的耐药谱分型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分型之间的差异,判断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及环境中分离的MRSA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31株MRSA,20位医护人员11位检出15株MRSA,8位患者5位检出9株MRSA,分离于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重复分离株经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同源性分析均为同一克隆菌株。52份环境物体表面检出7株MRSA。根据随机扩增多态DNA聚类分析可以将检出的MRSA分为3个类型。结论:医护人员MRSA带菌率较高,部分医务人员、住院患者和环境中分离的MRSA有较高的同源性,ICU存在人与人和人与环境之间的MRSA传播。  相似文献   
5.
潘顿-瓦伦丁杀白细胞毒素(PVL)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产生的一种毒素蛋白,由lukF-PV和lukS-PV蛋白组成,编码基因分别为lukF-PV和lukS-PV,双组分在PML形成聚合体,通过细胞打孔机制引发白细胞裂解和凋亡 [1].PVL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1999年美国CDC报道4例儿童患者死于PVL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症,其中3例合并坏死性肺炎和(或)脓胸,由此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2].有报道提示,PVL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在住院48 h内死亡率为37%,最终死亡率高达75% [3].目前检测PVL主要依靠分子生物学方法 [4-5],但此类方法 程序繁琐,且成本较高,故探讨建立操作简单易行的免疫学方法 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分子生物技术,克隆并表达lukF-PV蛋白,为建立PVL的免疫检测方法 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基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坏死性肺炎中致病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18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1组、模型2组及对照组各6只,分别通过气管灌注MRSA标准菌株ATCC43300、铜-23菌悬液及生理盐水,实验后24h及48h分别检测三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实验后48h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脱落细胞以电镜观察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和坏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后24h和48h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模型2组下降、模型1组升高;模型2组肺组织炎细胞浸润及支气管上皮细胞破坏情况重于模型1组、BALF中脱落细胞坏死率高于模型1组。结论PVL基因阳性CA—MRSA对坏死性肺炎的致病性强于PVL基因阴性MRSA,可能机制为前者能够分泌PVL基因并可编码PVL毒素。  相似文献   
8.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120进行自动血培养,并以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10 291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5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3株(49.62%),革兰阴性菌265株(40.71%),真菌63株(9.68%)。在革兰阳性球菌中最常见的为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菌63.78%,占总分离菌31.64%;其次为肠球菌,占革兰阳性菌16.10%,占总分离菌7.99%。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占18.13%,占革兰阴性菌的44.15%。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分别为83.98%和59.2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全部耐药,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6.78%和40.00%,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除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奈替米星较为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血培养病原菌以条...  相似文献   
9.
左氧氟沙星不同用药方案对大鼠肺炎感染模型的治疗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大鼠肺炎感染模型中的不同给药方案进行比较。方法40只被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感染为肺炎的sD大鼠,分成两组,按照不同给药方案给药,组1为腹腔给药4.5mg·kg^-1,Bid;组2为腹腔给药9mg·kg^-1,Qd。微生物法测其血药浓度。根据各组中的左氧氟沙星的药动-药效学参数,评价不同给药方案的疗效。结果组1的平均血药峰浓度(2.56±0.02)明显低于组2(4.29±0.03),平均血药最低浓度(0.42±0.01)高于组2(0.29±0.01)。两组治疗后的肺组织匀浆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其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和83%,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组给药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均较好,效果差异性无显著性。但组2血药峰浓度高,给药次数少,更方便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中FGF21的水平及与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60例健康对照组孕妇血清中FGF21的水平及产后6个月血清中FGF21水平.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组血清中FGF21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产后6个月下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组分娩时体重指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