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编制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文献回顾、预测验等构建初问卷,随机整群抽取2397人(A样本1145人、B样本1252人)施测《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意志力、家庭支持、乐观自信、问题解决、人际交往,另加一个含有4个条目的掩饰分量表,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202%。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模型拟合优度指数:CMIn=1865.447,DF=725,CMIN/DF=2.57,GFI=0.913,AGFI=0.875,IFI=0.932,TLI=0.852,CFI=0.875,RMSEA=0.058。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51(P0.01),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为0.597~0.745(P0.01);总量表重测相关系数为0.719(P0.01),各因子重测相关系数为0.642~0.754(P0.01);总量表分半系数为0.685(P0.01),各因子的分半系数为0.583~0.714(P0.01)。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总分、各因子分与中国心身健康量表总分、焦虑、抑郁、精神病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0.787~-0.355,P0.05或0.01);除家庭支持和人际交往外,中国心理承受力各因子与心血管系、消化系、神经系呈显著负相关(-0.535~-0.312,P0.05或0.01)。结论:中国心理承受力量表的信度、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中国人心理承受力状况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编制中国积极信念自评预测量表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方法通过预测验构建初问卷,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检验其信效度。结果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1个因子,正式量表含有10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85%。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83,分半系数为0.852。10个条目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24~0.778(P0.01)。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各条目得分差异显著(t=2.57~5.38,P0.01)。结论中国积极信念自评量表的信度、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中国人积极信念的自评工具。  相似文献   
3.
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验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方法:对236例军人心理疾病患者及487名健康官兵采用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进行测评,对其中57名健康官兵同时测试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另50名健康军人在1周后使用本量表进行重测.研究组患者以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为金标准,进行临床诊断.分析本量表的信、效度及量表评估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20,分量表为0.354~0.812,P<0.05或0.01;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68,分量表为0.359~0.789,P均<0.01;量表各因子之间及与总分之间相关系数为0.140~0.842(P<0.01).量表因子与SCL-90大部分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心理疾病患者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量表的精神病性、抑郁、躁狂、神经症、人格偏移因子分评估与临床诊断一致率分别为69.1%,76.3%,81.4%,64.4%,81.8%.结论: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人睡眠障碍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全国18省市分层抽取健康人13 080人,发放中国社会支持量表和中国睡眠障碍量表,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处理。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 1)城市人群睡眠障碍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农村(P0.01);独生子女的运动性异样睡眠因子、非运动性异样睡眠因子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独生子女嗜睡因子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除嗜睡因子外,已婚者其他睡眠障碍因子分高于未婚者(P0.01)。2)中国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婚姻状况社会支持各因子分显著差异(P0.01);中国社会支持各因子分的城乡差异不显著(P0.05)。3)中国社会支持各因子与睡眠障碍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各因子进入日间功能、失眠、嗜睡、非运动性异样睡眠的回归方程,对该睡眠障碍有预测作用(P=0.000);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进入运动性异样睡眠回归方程,可显著预测其运动性异样睡眠状况(P=0.000)。结论中国不同人口群体的社会支持和睡眠障碍存在差异,社会支持状况与个体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52名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卫生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71,低于量表常模水平(P<0.01);不同性别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和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教龄、职称的教师在情感衰竭上有统计学差异;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教龄和职称可以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结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存在密切关系,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心理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与其心理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29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脑诱发电位仪听觉Oddball范式检测,记录靶P300波的潜伏期与波幅;运用心理疾病预测量表(MDPS)进行心理症状评定。结果 1研究组靶P300潜伏期、波幅较对照组延长、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除家族及既往史、成长经历因子外,研究组的MDPS预测总分及心理症状各因子分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3研究组靶P300潜伏期与MDPS预测总分及心理症状各因子分(精神病性、抑郁、躁狂、神经症以及人格偏移)呈明显的正相关(r=0.443~0.593,P0.001),而P300波幅与其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辅助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症状的严重程度。P300与MDPS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制军人核心素质量表A式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及行为事件访谈,参考以往的研究,研制本量表。随机整群抽取健康官兵1500名进行测试,并请其中20个班的班长根据统一的标准对本班战士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表现优秀组和表现一般组战士各50人;对65人同时测试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2周后随机选取50人进行重测。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t检验及相关分析,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正式量表含76个条目。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567~0.770(P0.01);Cronbach'a系数为0.615~0.929(P0.01);分半相关系数为0.513~0.914(P0.01)。量表总分及部分因子与CMMHS的部分因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现优秀组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显著高于表现一般组。结论军人核心素质量表A式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相似文献   
8.
某部官兵军事演习前后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某部官兵参加军事演习前后心身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心身健康量表(CPSHS)对参加军事演习官兵273例进行心身健康水平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军事演习后官兵心身健康各因子分值、躯体症状因子总分值、心理症状因子总分值和心身健康总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军事演习前(P〈0.01);军事演习后官兵躯体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心理障碍发生率(P〈0.05),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间相关非常显著(P〈0.01);影响军事演习官兵躯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焦虑、抑郁、年龄、军龄和是否独生子女,而神经系、生殖及内分泌系、消化系、呼吸系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军事演习后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军事演习对官兵心身健康可造成一定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心身健康特点及影响因素,并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法,对867名地震灾区青少年(研究组)和1016名非地震灾区青少年(对照组)使用简易心身健康调查表进行测试,对研究组有心身障碍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和药物干预。结果研究组心理因子分、躯体因子分、躯体总分、心理总分及心身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女生在神经症状、焦虑状态、行为状态、其他情况、心理总分及心身总分上明显高于男生(P<0.01~0.05);高年龄段在骨骼肌肉症状、呼吸症状、心血管症状、神经症状、生殖泌尿症状、情绪状态、焦虑状态、行为状态、情感状态、其他情况、躯体总分、心理总分及心身总分上明显高于低年龄段(P<0.01~0.05)。研究组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紧密相关(r为0.16~0.49,P<0.01);影响研究组心理总分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其次是心理承受力;睡眠状态、年龄、行为状态则是躯体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心理和药物干预能有效缓解心身障碍者的心理和躯体症状。结论地震灾难对青少年心身健康损害明显,心理和药物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问题式互动教学法在《护士条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级二年级001班53名护生设为对照组、002班54名护生设为观察组。在《护士条例》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单向式教授方法,观察组采用问题式互动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护士条例》知识考核及对教学满意度测评。结果《护士条例》知识考核成绩,对照组平均(79.2±4.3)分,观察组平均(88.4±5.4)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护生对课程教授过程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问题式互动教学法能有效提升《护士条例》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