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意识水平、临床病情分级、动脉瘤破裂次数、CT Fisher分级、动脉瘤的部位、瘤体、瘤颈大小、囊颈比例、治疗方式,共14项50个水平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自变量分别定义并赋值。以30 d预后及>6个月以上预后分别为因变量并行统计学处理。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y1=30 d预后时,Hunt-Hess分级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 0、Ⅰ、Il级时,其OR(与Hunt-HessⅣ、V级比较)值分别为107.677(P<0.01)、63.750(P<0.01)、51(P<0.01)。y2=6个月以上预后为因变量,意识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13~15分、8~12分的OR值(与GCS 3~7分患者比较)分别为:42.9(P<0.01)、19.5(P<0.05)。结论所有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临床病情分级(Hunt-Hess分级)是影响30 d预后最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意识水平是影响6个月以上预后最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肇庆市市直40家存在尘毒的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肇庆市尘毒企业职业卫生存在问题并探讨解决的对策。方法随机抽查肇庆市市直40家存在粉尘危害的企业,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调查的40家企业中,有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健全制度的占45%,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占50%,在有毒有害操作岗位配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占85%,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的仅占20%,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均未开展。结论肇庆市尘毒企业职业卫生存在较多问题,应继续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使企业加大对职业病防治的投入,卫生监督部门应依法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后住院治疗患者88例,动态监测患者血清中IL-10、IL-8、TNF-α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的IL-10、IL-8、TNF-α的血清水平明显升高,且颅脑损伤的程度越严重,则损伤后即刻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越高.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炎症相关因子的水平高低可以作为患者伤情评价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自1987年开展麻疹疫苗普种后,我市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后,1987~1991年麻疹发病率平均控制在1/十万左右,但1992年麻疹发病率又大幅度回升,局部地区出现爆发流行,全市麻疹发病率高达19.15/十万。为了解我市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于1996年在四会市、广宁县两地进行健康人群血清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行为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必然影响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新形势下单位内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自1987年开展麻疹疫苗普种后,我市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特别是实施计划免疫后,1987-1991年麻疹发病率平均控制在1/十万左右,但1992年麻疹发病率又大幅度回升,局部地区出现爆发流行,全市麻疹发病率高达19.15/十万。为了解我市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于1996年在四会市、广宁县两地进行健康人群血清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和方法调查对象:本市健康人群分0一、2一、5-。9一、16一、31岁以上六个年龄组,随机采集血样。标本采集:采手指末稍血0.3rTil,分离血清置.20℃保存。抗体测定:用ELISA法检测IgG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5例高血压脑出血经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死亡 3 3例占 12 .5 %,术后生活能自理及参加轻度体力劳动者占 168例 ,需人照顾 43例 ,生活不能自理的 19例 ,植物状态 2例。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是一种简单、快捷、损伤小的手术方法。但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极为重要 ,直接影响术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在严重胰腺外伤(Ⅲ~Ⅳ级,AAST-OIS分级)①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995年7月-2006年7月应用DCS救治的9例严重胰腺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9例严重胰腺外伤均立即给予液体复苏、急诊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清创、保存胰腺功能、充分引流、恰当处理合并伤,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确定性手术治疗。7例经应用DCS后,经过顺利,情况良好,痊愈出院,1例死于并发坏死性胰腺炎,1例死于合并伤脑疝。结论对严重胰腺外伤病人,在复苏同时应尽快采用简单省时的手术挽救生命、控制出血和污染、充分引流、保存胰腺功能,病情稳定后再做相应的手术和治疗,可提高严重胰腺外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8年间收治的87例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右半结肠癌并梗阻29例,左半结肠癌并梗阻48例,直肠癌并梗阻10例。采用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29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治疗40例,Hartmann手术5例,Dixon手术3例,姑息性结肠造口4例,另6例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去污后行一期手术。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占14.9%),包括切口感染11例,腹腔感染4例和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占1.1%)。86例(占98.8%)痊愈出院。结论一定条件下,一期切除吻合治疗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是方便可行而安全有效的方法。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结肠减压、灌洗去污是对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手术治疗胰腺损伤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诊断11例,术后诊断8例。Ⅰ级损伤3例,Ⅱ级4例,Ⅲ级5例,Ⅳ级5例,Ⅴ级2例。术后发生假性胰腺囊肿2例,胰瘘3例,胰腺炎1例,腹腔脓肿1例,切口感染5例,治愈17例,死亡2例。【结论】胰腺损伤常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病情复杂易造成漏诊,同时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上结合病史,淀粉酶,动态B超及CT检查,有助于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胰腺损伤的类型较多,治疗上实行个体化手术方式,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十分重要。以清创、止血、引流、保存胰腺功能为基本原则。胰腺损伤及手术后的并发症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积极防治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