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NO) 对透析低血压的影响。方法: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伴或不伴透析低血压的血液透析(HD) 患者血浆中NO 的稳定代谢产物亚硝酸盐(NO-2 ) 和硝酸盐(NO-3 )的水平。结果:透析低血压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的HD患者,前者NO-2 和NO-3 的血浆水平显著高于后者;低血压及血压正常的HD患者的MAP 分别与其NO-2 和NO-3 的血浆水平呈负相关。结论:HD患者NO 产生增加,可能促使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对临时性留置导管植入椎动脉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腹泻并发中度脱水患儿使用葡萄糖口服补液盐(G-ORS)发生短暂葡萄糖不耐受(TGI)的危险因素和补液方法。方法 将97例急性腹泻并发中度脱水患儿分为两组:TGI组(n=32),左中8例给予G-ORS,24例给予大米口服补液盐(R-ORS)治疗,非TGI组(n=65),均给阳G-ORS治疗,比较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与非TGI组相比,TGI组年龄较小,大便频率较高,血氯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新建立的内瘘会出现成熟不良,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及增加住院率。AVF的成熟是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明确AVF成熟不良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本文就AVF成熟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代菁  陈华茜 《临床荟萃》2023,(12):1107-1111
目的 分析自发性肾破裂(Wunderlich综合征)诊疗过程,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可能存在的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男性患者在透析中发生自发性肾脏破裂及相关诊断治疗,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男,35岁,维持性血液透析10个月、血压升高2周入院,血液透析结束前30 min出现左侧腰痛,且与体位变化有关,并伴左下腹胀痛及呕吐。完善腹部CT后考虑左肾自发性破裂,急诊行经皮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左肾动脉栓塞术,术后依次行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无抗凝剂血液透析、抗感染、降压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肾破裂的发生与明显的腹部外伤等相关。然而,该患者在无明显病因的情况下出现非特异性腹痛,应引起警惕。此时,需考虑罕见原因,如自发性肾破裂。由于自发性肾破裂症状不典型,因此诊断较复杂,易误诊为肾绞痛,导致治疗延误,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在锦州医科大学国药东风总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规律透析3个月以上、病情平稳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常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MHD患者151例,根据颈动脉超声分为对照组和硬化组96例,比较两组EOS、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SF)、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五味子乙素联合泼尼松对膜性肾病大鼠的作用及对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15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60只大鼠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建立膜性肾病模型,造模完成后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2 mg/kg)组、五味子乙素(30 mg/kg)组、五味子乙素(30 mg/kg) +泼尼松(2 mg/kg)组。连续给药28 d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尿素氮(BUN)及肌酐(Scr)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肾脏p-Akt、Akt、PI3K-P85、PI3K-P1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五味子乙素组、五味子乙素+泼尼松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TC、TG、MDA、BUN及Sc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肾脏p-Akt、Akt、PI3K-P85、PI3K-P110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五味子乙素+泼尼松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给药组。结论 五味子乙素联合泼尼松对大鼠膜性肾病发挥显著改善作用,作用优于单给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病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茜  刘巍  黄云芳  赵黎  杨涛 《医药导报》2006,25(8):785-787
目的了解大剂量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病(CKD)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选择CKD患者18例,进行8周开放性研究,入选患者均给予缬沙坦口服,起始剂量为160 mg.d-1,2周后增加到320 mg.d-1,治疗开始4周后增加到640 mg.d-1,并以640 mg.d-1维持治疗4周。监测患者血压、血清肌酐和血钾,评价高剂量缬沙坦治疗CKD的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结果未见大剂量缬沙坦治疗CKD引起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对缬沙坦的耐受性良好。试验期间,患者平均血清肌酐浓度在基础水平[(2.1±0.3)mg.dL-1]附近波动,最高值与最低值与基础水平相比,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患者平均血钾浓度[(5.0±0.6)mmol.L-1]与基础水平[(4.9±0.5)mmol.L-1]相近(均P>0.05)。结论高剂量缬沙坦治疗CKD安全,患者耐受性好,可同时降低血压和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CHD)患者发生无症状脑梗塞(SCI)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无脑血管疾病症状的115例CHD患者和48例尿毒症非透析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研究SCI的发生率,并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CHD患者SCI的危险因素。结果CHD患者SCI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46.9%、8.3%,P〈0.01)。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SCI的危险因素包括: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吸烟和年龄(R^2=0.54,P〈0.01)。在CHD组,年龄和吸烟是独立危险因素(R^2=0.63,P〈0.01),而与CHD持续时间无关。结论进行CHD的慢性肾衰竭患者SCI的发生率增加,CHD患者的年龄、高血压和吸烟习惯与SCI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