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多重PCR方法,检测临床分离金葡菌的杀白细胞素毒力基因(lukS/F-PV)和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12月从临床多种标本中分离鉴定的不重复金葡菌,应用多重PCR技术,优化反应条件,同时扩增葡萄球菌属特异性基因16S rRNA、金葡菌种特异性基因nuc、lukS/F-PV基因和mecA基因,扩增产物经凝胶成像系统分析。结果217株金葡菌经多重PCR检测,31株是16S rRNA+nuc+lukS/F-PV+mecA基因型,3株是16SrRNA+nuc+lukS/F-PV基因型,135株是16S rRNA+nuc+mecA基因型,40株是16S rRNA+nuc基因型,其中5株仅扩增出16S rRNA基因,3株仅扩增出nuc基因。lukS/F-PV基因和mecA基因测序显示与GenBank中的已有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其阳性率分别为15.7%(34/217)和76.5%(166/217);34株lukS/F-PV基因阳性的分离株中,31株为MRSA,占91.2%(31/34)。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快速检测和鉴定产杀白细胞素MRSA,lukS/F-PV基因阳性的菌株以MR...  相似文献   
2.
6.2%和8.9%的菌株发生耐药突变.结论 不同人群、不同部位的大肠埃希菌MIC和防突变浓度之间存在不一致性,不能由MIC:推测MPC;正常人肠道和患者血液及腹水和胆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MPC、MPC9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医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和分子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64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整合酶基因及per基因,选取不同的耐药克隆菌株进行序列测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关系,确定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结果 50株菌(78.1%)携带blaOXA-23-like基因,经测序分析确定为OXA-23;1株菌检测出blaOXA-58-like基因;57株菌(89.1%)携带I类整合子;25株菌(39.1%)检测出blaPER-1基因.PFGE图谱显示64株菌分为A、B、C、D、E等13个基因型,三家医院分别以A型、B型和U型为主要流行株.结论 三家医院均发现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播散流行,不同医院间和同一医院不同科室间存在同型别流行;三家医院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常携带OXA-23型酶,同时检测出blaOXA-58、I类整合子和balPER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区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携带多重耐药相关基因的情况,为耐药性监测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筛选解放军总医院2008-2010年自临床分离的120株不重复鲍曼不动杆菌,患者平均年龄85(65~95)岁.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其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方法检测10种耐药相关基因(blaOXA-51-like、blaOXA-23-like、blaOXA--24-like、blaOXA-58-like、blaTEM、blaampC、armA、ISAba1、intI1和intI2),依据耐药基因的检出情况,分析并命名相应的耐药基因谱(RGP).结果 上述120株鲍曼不动杆菌除了对多黏菌素B的敏感率超过90%以外,对其他15种抗生素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70.8%~97.5%);耐药相关基因blaOXA-51-like、blaOXA-23-like、blaOXA-58-like、blaTEM、blaampC、armA、ISAba1和intI1的阳性率分别为100%、81.7%、0.8%、10.8%、91.7%、81.7%、86.7%和83.3%,未检出blaOXA-24-like和intI2;共发现18种耐药基因谱,其中多重耐药谱RGP1(blaOXA-23-like+blaampC+armA+ISAba1+intI1)所占的比例高达60.8%.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相关基因携带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应积极、有效、合理地防控和治疗老年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揭示医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鲍氏不动杆菌分子流行的主要特征.方法 筛选2009-2011年老年COPD患者中分离的57株鲍氏不动杆菌为试验菌株;使用Whonet5.6软件分析其药敏结果;应用基于序列分型的多重PCR方法鉴定鲍氏不动杆菌的主要流行克隆谱系;利用限制性内切酶ApaI对试验菌株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应用PCR及测序方法检测10种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并命名相应的耐药基因谱.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除了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8.8%外,对其他15种抗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为70.2%~98.2%;主要克隆谱系以RGP1序列型为主,所占的比例高达59.6%;在87.0%的相似性水平上,可大致分为18种PFGE图谱,其中主要型别为A型;共发现存在有15种耐药基因谱,其中多药耐药谱RGP1所占的比例高达52.63%.结论 在老年COPD患者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主要的流行克降谱系与欧洲克隆谱系Ⅱ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携带率较高,在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鲍氏不动杆菌中存在有水平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血液病患者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多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20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按照CLSI 2011年版标准判读,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方法检测10种耐药相关基因(blaOXA-51-like、blaOXA-23-like、blaOXA-24-like、blaOXA-58-like、blaTEM、blaampC、armA、ISAba1、intI 1和intI 2)。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范围为48.3%~94.2%,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1.7%和48.3%;耐药相关基因blaOXA-51-like、blaOXA-23-like、blaTEM、blaampC、armA、ISAba1和intI 1的阳性率分别为100%、60.0%、46.7%、85.8%、75.8%、86.7%和85.0%,而未检出blaOXA-24-like、blaOXA-58-like和intI 2。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相关基因的携带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应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国部队医院中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主要流行克隆谱系,揭示分子流行的趋势.方法 基于鲍氏不动杆菌的靶标基因ompA、csuE和blaOXA-51-like设计2组特异性引物,并建立了基于序列分型的多重PCR方法;进一步选用该方法鉴定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主要流行克隆谱系.结果 分离自我国6所部队医院的194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以Group 1序列型为主,所古的比例高达73.7%除了Group 1序列型外,还发现了属于Group4、Group5、Group8、Group9、Group10序列型的菌株.结论 我国部队医院的流行克隆谱系与欧洲克隆谱系Ⅱ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该实验研究中未发现属于Group 2和Group3的菌株,说明在我国部队医院中还未发现存在有属于欧洲克隆谱系Ⅰ和Ⅲ的菌株.  相似文献   
8.
9.
多重PCR方法检测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快速检测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筛选临床分离鉴定的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05株;用热煮沸法提取DNA,采用多重PCR技术,优化反应条件,同时扩增OXA酶基因(blaOXA-23-like,blaOXA-24-like,blaOXA-51-like,blaOXA-58-like)和整合酶基因(intI1,intI2),扩增产物经凝胶成像系统分析。结果105株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76株是blaOXA-51-like blaOXA-23-like intI1基因型,18株是blaOXA-51-like intI1基因型,10株是blaOXA-51-like blaOXA-23-like基因型,1株是blaOXA-51-like blaOXA-23-like blaOXA-58-like基因型。未检测出携带有blaOXA-24-like和intI2基因的菌株。结论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趋势与其携带的OXA酶基因和整合酶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上转磷光免疫层析技术快速定量检测炭疽芽孢。方法 利用上转磷光检测技术和免疫层析技术(双抗体夹心法),建立检测炭疽芽孢的快速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进行评价,在面粉、淀粉等材料中掺入炭疽芽孢模拟“白色粉末”,评价该法检测炭疽芽孢生物恐怖和环境样品的可行性,拟合检测曲线进行定量研究。结果 该法可在30min内完成定性检测,多种芽孢菌及其他病原菌评价显示该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性为104芽孢,模拟“白色粉末”的样品检测敏感性也相同,盲法考核,该法定性、定量结果较好。结论 建立的检测炭疽芽孢杆菌的上转磷光免疫层析方法,能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炭疽芽孢,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