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治疗原则。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诊治的256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发生率占同期异位妊娠的3.36%,术前诊断率48.4%,所有的患者均行手术。视术中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所得标本均经病理切片证实,全部患者愈后良好。结论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一旦怀疑本病应尽早住院,及时明确诊断并手术,患者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产钳术和胎吸术,是产科常用的阴道助产方法,在解决头位难产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如使用不当,则对母婴均可带来严重危害。本文就头位难产经阴道助产(下称助产)不当,发生意外困难的病例进行小结,以吸取教训并探讨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表遗传主要包括组蛋白乙酰化和DNA甲基化两种主要形式 ,目前认为组蛋白乙酰化和DNA低甲基化可促进基因表达 ,而组蛋白去乙酰化和DNA高甲基化可抑制基因表达。肿瘤组织中存在着基因组普遍的低甲基化和局部区域的过甲基化现象 ,DNA甲基化是肿瘤抑制基因失活的第三种机制 ,妇科肿瘤的形成与基因的表遗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发病机制和产前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全球广泛流行,表现多为亚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但妊娠期妇女感染该病毒后果较为严重,可引起新生儿出生缺陷和各种不可逆性损伤。该文综述人类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的发病机制和有关产前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5.
62例小儿输卵管卵巢扭转的诊治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儿输卵管卵巢扭转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方法对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表现有下腹痛,病程2 h至半年不等,48例可查及下腹压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发现在盆腔一侧有不均质肿块,其中30例提示有扭转可能。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腹腔镜手术者14例;术中见47例为右侧附件扭转,15例为左侧扭转;渗出粘连明显者24例;35例行患侧附件切除,27例行附件复位、肿瘤剔除和冰冻切片检查后保留附件。在保留附件患儿中,有22例得到随访,除1例卵巢萎缩外,其余21例卵巢功能均良好。结论小儿输卵管卵巢扭转较少见,无特殊临床表现,易致误诊。一经诊断应立即行手术探查,扭转的附件应根据扭转时间、供血障碍程度、病变性质来决定取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性腺切除的时间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6例AIS病人在腹腔镜下行性腺切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26例中17例CAIS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完全型)患者性腺位于盆腔,为女性表型(65.4%),9例PAIS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不完全型)患者性腺位于腹股沟,呈男性化表现(34.6%),前者T(睾酮)及P(孕酮)水平高于后者(P〈0.05),性腺切除病理学结果未发现恶性改变。结论AIS病人在青春早期性腺切除,未发现性腺组织恶性改变,术后均应激素替代治疗,可促进女性第二性征不同程度的发育,有利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生物材料--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为不含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含有胶原、氨基多糖、糖蛋白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不易引起免疫反应.猪小肠黏膜下层已作为生物材料被实验性应用于盆底组织修复和重建,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亟待进一步探索,使之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是一种X连锁的隐性遗传病,为男性假两性畸形中最常见的类型.患者染色体核型46,XY,性腺为睾丸,雄激素合成正常,但由于雄激素受体基因的突变,导致功能正常的雄激素受体减少或缺失,最终形成临床上从几乎正常男性到几乎正常女性的广泛表型.因为发育异常的睾丸存在恶变可能,目前普遍认为应该首选睾丸切除术,但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还存在着很多争议.该文主要从发病的分子机制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阴道顶脱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妇女的寿命明显延长,而衰老、肥胖、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可致盆底结构萎缩、松弛,形成盆腔脏器脱垂。子宫切除是女性的常见手术,手术本身加重了盆底结构的损伤,术后更易发生阴道顶脱垂,发生率为2%~45%[1]。2/3的阴道顶脱垂病人同时伴有膀胱膨出或直肠膨出[2]。1 发病机制1.1 病因 阴道顶脱垂是盆腔内脏脱垂的一种,后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绝经状态、妊娠、阴道分娩、肥胖、吸烟、慢性咳嗽、便秘、子宫切除术史[3]。其中阴道分娩目前认为是最强烈的影响因素,90%以上的脱垂病人是…  相似文献   
10.
输卵管妊娠患者生殖道巨细胞病毒检测与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输卵管妊娠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12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和42例行附件切除术的无异位妊娠史的卵巢囊肿患者(对照组)血清中抗巨细胞病毒IgM,生殖道组织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测定巨细胞病毒糖蛋白gBn基因并测序分析基因型。结果 抗巨细胞病毒IgM阳性18例(14%),对照组阳性1例(2%)。巨细胞病毒gBn基因阳性25例(20%),对照组2例,巨细胞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gBn基因分型为gBnl型3/16例(19%),2型1/16例(6%),3型11/16例(69%),1/3混合型1/16例(6%),未见4型,gBn基因型分布以gBn3型为主(χ^2=12.286,P=0.O06)。结论 输卵管妊娠患者存在巨细胞病毒感染,gBn基因型分布以gBn3型为主,输卵管妊娠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