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3.
从字面上理解,知情乃知道内情、了解情况,为病人之权利,同意与否更加是病人的权利。知 情同意书意为先知情后同意。一时间媒体、公众及专业人士皆为知情同意书的实施呐喊,病人作 为"弱势群体"为各界的关怀而兴奋,病人的权利似乎得到了空前的体现。为使病人权利进一步 得到保证,又有人提出病人不是医生,同意书的内容难以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等等。空气中 火药味十足,医疗工作似乎成了商业谈判。"凡商必奸",医生几乎同商人的奸画上了等号。在"照 顾"了病人权利的同时,人们似乎又贬低了生命的价值。其实,一位住院医师至少需要5年的专 业学习,才能毕业开始临床工作;一位有经验的主治医师至少再加上5-6年;一位经验丰富的主 任医师要有10年以上的临床经验……这些人通过资格认证,在法律上有权利进行医疗工作。病人 非圣人,何能在短短的半小时至1小时内知情所有问题?故,知情同意书本身就存在缺陷,知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于诊断难以确定的胆总管下端梗阻患者,如何采取必要的检查手段,如何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2002年1月~2008年5月间207例胆总管下端梗阻患者,其中4例首次就诊时术前或术中不能明确诊断,分析其诊治过程.结果 1例术中触摸为胰头肿块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为慢性胰腺炎,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例没用术中胆道镜检查而漏诊了微小壶腹癌,4周后再次检查发现肿瘤,行根治手术;1例十二指肠镜检查阴性,2周后复查发现壶腹癌,及时根治手术治疗;1例术中行穿刺活检证实为慢性炎症,避免了大手术,随访无肿瘤发生.结论 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术前不能鉴别诊断时,术中穿刺病理检查可以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对于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合理的选择;术中胆道镜对于微小胆总管下端癌的确诊是有帮助的;术前十二指肠镜不能确诊乳头病变时,应2~4周后复查.  相似文献   
5.
1991年3月至12月,我们应用腹腔镜行胆囊息肉摘除,胆囊一期缝合32例。其中多发息肉24例,单发8例。9例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前用B超对胆囊定位,做皮肤小切口,穿刺胆囊放入OlympusA5307腹腔镜,取出息肉,电凝止血,标本立即行冰冻检查。冰冻报告为良性,术中胆道造影无梗阻,用4/0无损伤缝线分层缝合胆囊粘膜和浆膜。多数病人仅手术当日需静脉补液治疗,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地、进食。3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16例3个月后随访,胆囊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类细胞信号转导的重要因素,其过度表达已被证明与某些肿瘤存在密切联系.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作用靶点的单克隆抗体是抗肿瘤治疗中的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光导纤维窥镜和显微外科手术的发展,使腔内手术在泌尿科、妇产科和腹部外科等专业得以推广,不少新手术、新技术得以开展。腔内手术的优点,如创伤小、康复快等受到医生的重视和病家的欢迎。我们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经皮胆囊息肉切除和碎石取石术过程中,体会到综合医院的外科医生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前必须妥善解决2个问题,即专门器械配备和掌握腔内手术技术。1 腹腔镜手术器械配套问题  相似文献   
8.
青壮年女性患者,因反复右背部不适3 mo体检.肝肾功能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正常.B超和CT检查囊窝区低密度占位,胆囊MRI脂肪抑制窗和脂肪窗显示胆囊脂肪瘤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和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临床罕见的胆囊脂肪瘤.胆囊良性肿瘤无特殊临床表现,确诊依靠手术及病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比较自然状态(N组)与抑制状态(B组)枯否氏细胞对败血症所致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拟从另一不同角度观察损伤机制,为其预防治疗开拓新途径.以棕榈酸甲酯注射抑制枯否氏细胞,盲肠结扎穿孔造成败血症.结果显示:枯否氏细胞在注射棕榈酸甲酯后吞噬功能得到抑制,吞噬指数K自0.0493±0.0089降至0.0150±0.0035.盲肠结扎穿孔15小时,N组与B组在组织损伤程度有明显差异,N组损伤重于B组,表现为肝脏三磷酸腺苷(ATP):N组1.6906±0.6778μmol/g,B组2.2323±0.1308μmol/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N组16.00±0.97μg/g,B组22.23±1.13μg/g:脂质过氧化物(LPO);N组62.69±1.75μmol/g,B组44.66±2.12μmol/g.与此相似,肾脏和小肠亦显示类似结果.结论:枯否氏细胞状态影响败血症中各脏器损伤程度,预先抑制枯否氏细胞活性,避免机体对败血症过度反应,对于疾病过程具有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囊癌误诊发生的原因,寻找预防的方法。方法:对1995年10月-2001年10月15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5例误诊病例并发胆囊其它疾病的13例,占86.7%,为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在临床下述情况应警惕胆囊癌:①60岁以上胆囊结石患者;②有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病史多年;③胆囊不规则增厚、隆起。另外,术中常规剖开胆囊标本,亦可提高隐匿病灶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