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近年来,围术期神经损伤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院1994~2004年来全麻下手术有7例患者外周神经损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本科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通过17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相对独立的三阶段药理学实验教学新模式,从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新模式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弊端,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基本素质和科学作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全面提高实验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中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敛溃散抗溃疡病机制并初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抗酸作用采用酸碱滴定法,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和胃酸分泌作用分别采用Mett玻管法和大鼠插管法,镇痛作用采用小鼠扭体法,并观察敛溃散对出、凝血时间,以及胃肠蠕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结果 1g敛溃散能中和7.14mmol盐酸,显著降低大鼠胃液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缩短兔股动脉出血时间而不影响凝血时间,延长异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催眠时间.对大鼠胃酸分泌和小鼠胃肠蠕动未见明显影响.小鼠对敛溃散的最大耐受倍数为171倍.结论临床使用敛溃散是安全的,抗酸、抑制胃蛋白酶、局部止血和黏膜保护以及镇痛等作用是其抗溃疡病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对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GluT-3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检测DM大鼠脑内海马和皮质部位GluT-1和GluT-3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海马部位GluT-1和GluT-3表达多于皮质部位。DM组大鼠脑内GluT-1表达减少(P<0.01),GluT-3表达在海马部位有所增加(P<0.01),皮质部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糖尿病引起脑内GluT-1和GluT-3表达水平变化,继而脑内葡萄糖转运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脑内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6.
我们2004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难治性紫癜肾8例,应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而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目前形势下高等医药院校加强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围绕高质量医学人才的培养,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对于如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中,构建融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意义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流波动状态对血小板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血液在剪切率300S-1下流动10秒和在剪切率1000S-1时流动10秒之间交替进行,获得血流波动状态;血液分别保持在剪切率300S-1和1000S-1流动作为稳定血流;并应用单向灌流小室进行灌流,以胶原蛋白Ⅲ作为黏附表面,观察血小板黏附率和形态学变化.结果 血液灌流5分钟后,波动状态下的血小板黏附率比剪切率为300S-1时和1000S-1时明显增高(均P<0.001),黏附血小板的形态成团块状分布.结论 血流波动能够增加血小板对胶原蛋白的黏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布匹卡因与罗比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ASAⅠ~Ⅱ级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0.15%左布匹卡因加2mg/L芬太尼组(A组)30例与0.2%罗比卡因加2mg/L芬太尼组(B组)30例,以5mL/h行术后硬膜外泵注镇痛。记录术后4、8、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10分)、满意度评分、运动阻滞测试(改良Bromage评分)及术后活动能力4级评分;48h内按压PCA次数(PCAd)、PCA有效次数(PCAe)、D/D比值(PCAd/PCAe)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镇痛效果满意,2组各观察指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天。A组有14例(46.7%)可以短时间行走,而B组有25例(83.3%)。第2天,A组有15例(50.0%)可以自由行走,而B组有26例(86.7%),2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恶心发生率A组13.3%(4/30),B组10.0%(3/30)。皮肤瘙痒发生率2组均为6.7%(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左布匹卡因与0.2%罗比卡因用于患者术后硬膜外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而0.2%罗比卡因较0.15%左布匹卡因术后活动能力恢复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新西兰兔长期应用复方聚维酮碘片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包括对照组,0.32,3.2 mg·kg-1·d-1复方聚维酮碘片口腔给药组,连续给药30 d。结果:口腔给予复方聚维酮碘组兔的体重、脏器指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GPT、GOT、TP、BUN、Cr)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复方聚维酮碘片长期口腔给药对新西兰兔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