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分析Brugada波的电交替现象。方法回顾性分析存在1型Brugada波且伴ST段和/或T波电交替现象的5例患者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0岁,入院时均存在1型Brugada波,并且分别在病因诊断确立或病情得到纠正过程中见到ST段和/或T波的电交替现象。ST段电交替可表现为抬高程度(高和低)的交替和抬高类型的(穹隆型和马鞍型)的交替,T波电交替表现为振幅(高和低)的交替和方向(双向和倒置)的交替。结论 Brugada波电交替现象可以发生于多种情况,同样具有多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二尖瓣患者瓣口狭窄程度同B型钠尿肽(BNP)之间的关系.方法 4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经心脏超声检查测定二尖瓣口面积、左室射血分数、肺动脉压力等,同时测定BNP浓度,按超声测定二尖瓣瓣口面积将患者分为轻度(>1.5 cm2)、中度(1.0~1.5 cm2)、重度(<1.0 cm2)3组进行比较.结果 3组间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轻、中组进行合并后,同重度狭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Pearson分析后,瓣口面积与BNP之间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 随着二尖瓣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浆BNP浓度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除外其他影响因素测定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浆BNP浓度有助于判断其瓣口面积的大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一次性无菌转移系统(Allegro系统)用于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Ⅷ,FⅧ)生产的可行性。方法  设计基于Allegro系统的一次性无菌转移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各项验证。将该系统用于FⅧ生产并检测FⅧ的各项质量指标和稳定性。结果  Allegro系统的各项验证结果均符合规定的要求,且Allegro系统对制品的理化性质没有影响。Allegro系统的主要溶出物为叔丁醇和三甲基硅醇,溶出物含量分别为<3.0 mg/袋和<4.5 mg/袋,符合规定的安全性要求。采用Allegro系统生产的3批FⅧ的各项质量指标符合规定的标准,且FⅧ的稳定性良好。结论  一次性无菌转移系统(Allegro系统)可用于FⅧ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病史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87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示CTO并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史及临床资料分为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组及无心肌梗死病史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造影基本资料及即刻介入手术成功率、入院期间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无心肌梗死病史组即刻介入手术成功率为83.6%,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组为59.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有心肌梗死病史组除心功能不全者较多外(25%与5%,P=0.008),年龄、性别、易患因素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造影资料显示2组病变血管组成(病变血管数目、闭塞血管位置)无明显差异.有陈旧心肌梗死组病变多表现为"突然型"闭塞,提示造成介入治疗成功率不同的原因与病变的病理组成有关.结论 有心肌梗死病史者的CTO介入治疗成功率低,与血管闭塞形态有关,了解病史可以指导合理地选择导丝以增加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管腔丢失和再狭窄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34例冠脉支架术患者入选本研究,均行呼吸睡眠监测,其中明确诊断OSAHS患者12例,对照组22例,6~12个月[平均(8±3)个月]后行冠脉造影复查。结果睡眠呼吸暂停组在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5);睡眠呼吸暂停组晚期管腔丢失[(0.21±0.08)mm]较对照组[(0.19±0.09)mm]有增高趋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呼吸暂停组纤维蛋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呼吸暂停组新发病变2例(16%),略高于对照组3例(14%)水平,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晚期管腔丢失有增高趋势,提示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可能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住院与临床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 147例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PCI组(60例)和CABG组(87例),记录其,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征、血运重建情况和住院,临床结果等资料,并进行临床随访.主要观察终点为住院与随访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新发心肌梗死、卒中和再次血运重建).所有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PCI组和CABG组相比,院内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与9.2%,P>0.05);院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与8.0%,P>o.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院内MACCE风险相当(OR=3.03,95%C/0.27~34.48,P>0.05).平均随访22个月(中位数时间668 d)显示,2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与13.8%,P>0.05),再次血运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0%与1.7%,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蟊,2组随访MACCE风险基本相当(HR=1.35,95%CI 0.44~4.13,P>0.05).结论 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PCI支架术与CABG的住院及随访MACCE发生率均相当.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应用,PCI术的远期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Ⅰ型主动脉夹层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主因急性胸痛1 h住院,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人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行尿激酶溶栓,半小时内ST段基本回落基线水平.经内科药物治疗后无胸痛再发,伴左下肢跛行,3周后为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室起搏管理(Managing Ventricular Pacing,MVP)功能减少心室起搏百分比的效果。方法选择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阻滞而植入具有MVP功能的美敦力Adapta系列起搏器的患者共50例,分别程控为DDD模式和MVP模式,3个月后交叉程控为MVP模式和DDD模式,再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DDD模式期间心室起搏百分比分别为40.5%(1.3%~90.1%)和39.9%(1.0~91.6%),两组患者MVP模式期间心室起搏百分比分别为5.8%(0~40.2%)和6.4%(0~32.4%)。MVP模式期间的心室起搏百分比明显低于DDD模式期间(p<0.05)。结论 MVP起搏模式能够降低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阻滞行永久性双腔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患者的心室起搏百分比。  相似文献   
9.
It is well known that acut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MCA) occlusion is one of the most severe lesions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large number of LMCA patients die suddenly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a heart attack. Noninvasive identification of acute LMCA occlus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patient prognosis and  相似文献   
10.
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指起源于心房组织,与房室结传导无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发生率约占全部室上速的7%-10%,随着射频消融术的开展,到1998年Duke大学医学中心的心律失常登记的资料显示房速的发生率在其登记的资料上已上升到18%。房速在儿童中发生率较高,占儿童室上速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