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穴位冰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穴位冰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干预4用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比较,时间效应、交互效应、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冰刺激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个体音乐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个体音乐治疗。两组患者主动运动训练时长保持一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肘、膝关节肌张力(MAS)评分和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肘、膝关节MAS评分和上、下肢FM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肘、膝关节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上、下肢FM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肘、膝关节MAS评分和上、下肢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个体音乐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肘、膝关节痉挛程度,提高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为期4周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入院3d内及康复治疗4周后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判定患者吞咽障碍状况,康复训练4周后判定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康复治疗4周后吞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7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观察组10.00%、对照组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以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表面肌电技术探讨偏瘫肩痛患者在上肢特定功能动作中肩胛肌肉的表面肌电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者21例作为偏瘫肩痛试验组(HSP组);年龄、性别以及其他因素与HSP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2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表面肌电技术记录HSP组患侧和对照组利手侧上斜方肌(upper trapezius,UT)、中斜方肌(middle trapezius,MT)、下斜方肌(lower trapezius,LT)和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SA)在最大等长收缩(MVIC)以及"够物"动作中的表面肌电信号,原始信号经处理后对比分析肌电特征,包括目标肌肉激活水平(MVIC%)和激活比率(UT/LT、UT/SA、MT/SA)。结果:(1)比较"够物"动作过程中各目标肌肉激活水平:HSP组UT激活水平(MVIC%)大于健康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SA和LT激活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之间MT的MVIC%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2)各目标肌肉的在"够物"过程中UT/LT、UT/SA、MT/SA激活比率情况对比:HSP组的UT/LT、UT/SA、MT/SA的激活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肩痛患者在够物过程中表面肌电存在异常特征性改变。在运动学上,表面肌电用于评估该类患者肩胛骨的运动具有相当可行性,可定量评估其运动功能障碍并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客观指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下肢生物反馈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物理治疗基础上接受下肢反馈训练。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评价量表,FMA-L)、平衡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BI)以及下肢肌力(徒手肌力评估,MMT)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8周康复训练后,治疗组FMA-L、MMT、BBS、BI分别由治疗前(20.75 5.37)、(8.70 2.43)、(14.70 6.89)、(16.60 4.10)提高至(31.05 3.32)、(41.20 5.33)、(15.65 1.84)、(32.00 6.39);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由治疗前(20.80 4.92)、(15.05 6.75)、(9.60 2.74)、(15.603.46)提高至(28.10 4.28)、(35.30 9.52)、(14.05 2.42)、(28.05 5.33);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功能指标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下肢生物反馈训练提高患者下肢本体感觉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恢复,从而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揿针治疗脑卒中后面部浅感觉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2年8月无锡市中心康复医院住院部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面部浅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揿针组(n=50)、对照组(n=50)。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针刺治疗。揿针组面部腧穴用揿针疗法,对照组面部腧穴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和第1、2个疗程结束对麻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感觉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揿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第1、2个疗程结束,两组麻木VAS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第2个疗程结束,揿针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第1、2个疗程结束,两组痛觉、温度觉、触觉评分均不同程度提高,且第2个疗程结束,在痛觉和触觉评分方面,揿针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治疗脑卒中后面部浅感觉障碍的效果优于普通针刺,可减轻麻木症状,提高痛觉、触觉。  相似文献   
9.
正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n spasmodic hemiplegia after stoke among the alliance therapy of scalp acupuncture,music therapy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the simpl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usic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of poststroke spasmodic hemiplegia were randomized into a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音乐治疗结合常规康复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及情绪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4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音乐治疗。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患者的情绪,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the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39, PDQ-39)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总分、HAMA、HAMD以及PDQ-39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MoCA分项中的抽象评分和PDQ-39分项中的屈辱感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MoCA分项中的命名、语言及抽象评分和PDQ-39分项中的运动、社会支持、交流及身体不适评分两组间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音乐治疗结合常规康复可以更好地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