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附注射液对乳腺癌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联合化疗即CEF方案是目前乳腺癌化疗的一线方案,笔者在应用参附注射液减轻表阿霉素心脏毒性的过程中观察到:参附注射液亦有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基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和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对42例接受GC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自身交叉研究方法,比较rhIL-11和安慰剂对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的影响及毒性。rhIL-11在化疗药给药结束后24h开始用药,25μg/kg皮下注射,连续用药7-14天,血小板高于300&;#215;10^9/L时停药。结果表明,rhIL-11可明显升高化疗中血小板最低值,减少输血的次数。rhIL-11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轻度水肿、乏力及感冒样症状等。结论:rhIL-ll对化疗所致血小板降低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疗效安全、确实,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4.
肌肉减少症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可视为发病、死亡等不良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主要评估方法为CT、MRI、PET等成像技术。肌肉减少症的发生、发展与肿瘤恶病质关系密切,且与抗肿瘤治疗相互影响。近年来,不断涌现出采取营养支持、药物和运动等综合干预手段的临床研究,其中不少取得了效果。肌肉减少症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价值,其发病机制复杂,疗效和安全性尚需更多高级别循证依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内科保守方法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10例胃癌术后行化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联合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进行了2-4个疗程的化疗,平均为3个疗程。观察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化疗的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以及恶性呕吐反应,而外周神经毒性为顺铂所特有,其余并发症如Hb下降、PLT下降、肝毒性、肾毒性等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均为轻度,不影响下周期的化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应用于晚期老年胃癌化疗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于吉西他滨,建议使用其应用于多程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自然杀伤(NK)细胞小规模研究型培养体系与大规模临床制备型培养体系的相关性。方法分离11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于小规模研究型培养体系与大规模临床制备型培养体系中进行诱导和扩增。比较两种培养体系下,人NK细胞的增殖倍数、细胞表型、相关活化受体以及细胞毒作用。结果第14天,两种培养体系下人NK细胞的增殖倍数、细胞表型以及细胞毒作用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NK细胞小规模研究型培养体系和临床制备型培养体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前者可为后者的建立与优化提供稳定的研究模型,且能明显降低研究成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 27例,非TNBC75例,均应用DX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NBC患者总有效率与非TNB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于非TNBC患者(P<0.01,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等,TNBC与非TNBC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较非TNBC患者对D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敏感,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细胞周期素G1(cyclin G1)在三阴乳腺癌和非三阴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探讨cyclin G1与三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预后判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8年10月间,沈阳军区总医院的78例女性乳腺癌手术切除组织及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结果判定.在这78例乳腺癌组织中随机选取22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抽提RNA,进行转录水平的分析实验.结果 cyclin G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cyclin G1高表达者总体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P〈0.05),cyclin G1高表达的三阴乳腺癌患者预后最差,乳腺癌中cyclin G1表达相对于总体生存率为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 cyclin G1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乳腺癌尤其是三阴乳腺癌潜在的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奥施康定)治疗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68例中、重度疼痛患者给予奥施康定镇痛治疗,初始剂量5mg/12h,正在用吗啡类镇痛药者,按照吗啡1/2剂量换算.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直至患者无痛或基本无痛,每位患者至少治疗15d以上,同时进行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奥施康定的最终滴定剂量为:≤30mg/d的30例(44.1%),31-60mg/d的16例(23.5%).61-120mg/d的18例(26.5%),≥120mg/d的4例(5.9%)总疼痛缓解率为95.6%,其中完全缓解27例(39.7%),明显缓解33例(48.5%),中度缓解5例(7.4%)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且轻微。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能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微转移是指在乳腺癌发展过程中,播散于血液循环、淋巴系统、骨髓以及肝、肺等各组织器官中的肿瘤细胞,但尚未形成转移结节,常无任何临床表现,常规检测方法如X线、CT、MRI、ECT及常规的病理检查均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淋巴结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微转移的存在提示肿瘤不再局限于原发病灶,有发展成为远处转移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