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目的分析热射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结果,寻找影响热射病预后的关键基因。方法选取2019-06-01~2020-08-30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热射病患者,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随机数字法在两组中分别选取患者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差异基因;RT-PCR验证筛选出的差异基因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中的表达。结果29例诊断为热射病患者入选,按照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18例,死亡组11例。随机数字法选取6例生存患者和4例死亡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两组患者有693个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5(CCL5)、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MMP9基因可能与预后相关。将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目标基因表达情况通过RT-PCR法表达检测,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MMP8基因(P=0.8955)和MMP9基因(P=0.0597)表达无明显变化,CCL5基因表达明显上升(t=7.056,P<0.05)。结论CCL5基因可能是影响热射病预后的关键基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D226基因敲除(KO)对小鼠放射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野生型(WT)和CD226KO小鼠随机分为非辐照组和辐照组,非辐照组不经过任何处理,辐照组接受8 Gy ~(60)Co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损伤模型。观察小鼠存活和体质量改变情况, HE染色观察肝脏和结肠病变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肝和结肠组织炎症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6、 IL-12p4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mRNA水平。结果与辐照WT小鼠相比,辐照后的CD226KO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存活率下降; CD226KO小鼠肝脏损伤加重,肝指数(肝质量/体质量)下降显著, iNOS、 IL-1β、 IL-6、 IL-12p40、 TNF-α、 MCP-1 mRNA水平显著升高;但CD226KO小鼠结肠炎症减轻,炎症因子mRNA水平降低。结论 CD226缺失降低辐照小鼠存活率,与肝损伤加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脓毒症早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录组测序以及血清液相芯片技术,寻找快速判断革兰阴性(G-)和革兰阳性(G+)菌的指标.方法 选取182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救治的脓毒症患者中符合条件的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血培养检测结果分为G+组12例和G-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序贯器官衰...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设计合成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含氟喹诺酮类化合物。方法 利用吡酮酸7位哌嗪基4位氮上存在的活性氢为反应修饰基点,与磺酰氯,酰氯,氯甲酸酯进行Schotten-Baumann酰基化反应设计合成一系列含有磺酰基、酰基和烷氧羰基类氟喹诺酮类似物。结果 合成了20个含有磺酰基、酰基和氧羰基的氟喹诺酮类似物,利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进行了结构确认。结论 合成了16个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初步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其中的4个化合物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抑制miR-186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和缺氧状态下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培养模型,检测正常培养组与缺氧培养6 h 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miR-186 表达量。干扰组 HUVECs细胞转染miR-186-inhibit 48 h,干扰miR-186表达,对照组转染对照inhibit。检测miR-186的表达以确定干扰效果,干 扰成功后缺氧培养6 h后观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电镜下线粒体结构。干扰miR-186表达后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的mRNA和蛋白 表达。结果缺氧培养6 h 的HUVECs 细胞中miR-18 表达轻度上升(P=0.0188)。转染miR-186inhibit 48 h 可干扰miR-186 70%~80%的表达,干扰miR-186表达促进缺氧诱导因子-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干扰组缺氧培养6 h,电镜下线粒体损伤明显 减轻(P=0.00297)。结论干扰miR-186通过促进HIF-α上调,改善线粒体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靶向干扰miR-186可能有 助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脓毒症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其衍生指标对早期死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判断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西京医院急诊科2021年10月1日—2022年4月30日的脓毒症患者114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预后相关性热图分析,最后对筛选出的指标进行ROC曲线评估预测价值。结果:114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90例)和死亡组(24例),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收缩压、舒张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SOFA评分、NEWS评分、氧分压、吸氧浓度分数、氧合指数、血乳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比值(RLR)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预后相关性热图分析提示RDW、RLR可能是影响脓毒症预后的指标,RDW、RLR与脓毒症预后的ROC曲线分析显示二者预测效能良好,其中RLR稍优于RDW。结论:RDW和RLR是影响脓毒症预后的相关因素,可用于临床判断脓毒症早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