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MRI与超声心动图影像征象,比较MRI与超声心动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1例心尖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男16例,女5例)行心脏MRI、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结果 21例患者心脏MRI均提示心尖部心肌肥厚,单纯型P-AHCM13例,单纯型T-AHCM 1例,混合型P-AHCM 1例,混合型T-AHCM 6例。7例T-AHCM均表现为典型的"黑桃心"征象(ace of spades)(33.3%)。4例患者行心肌对比增强MR扫描,3例示心尖部心肌纤维化,2例患者存在心肌缺血,2例患者存在心肌梗死。而心脏超声仅6例明确提示心尖部心肌肥厚,10例患者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1例患者心电图均存在ST-T改变:其中14例左胸导联RV4-6电压增高(67.7%);17例左胸导联产生的前后肢对称、深倒置的巨大T波(80.9%);16例ST段水平压低(76.2%);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19.0%)。结论MR诊断AHCM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尖型肥厚型心肌病敏感性低;心电图是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有效的筛查方法;对于临床怀疑心尖型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可采用心脏MRI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2012年的RSNA心血管影像热点与往年基本一致,对心衰患者的心功能评价,冠脉、心肌病、心瓣膜病变、先天性心脏病、左房和肺静脉病变、糖尿病及对比剂方面的影像研究病变等均有不少报道。CT方面的研究采用二代双源CT及双能量扫描模式对心血管疾病诊断以及在达到准确诊断的同时如何降低辐射剂量。MRI新技术主要为应用4D-VEC对大血管病变及胎儿心脏进行诊断,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方法:11例健康志愿者行心脏多b值扩散加权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符合要求的图像在标准横断位和心脏短轴位上分别测量室间隔前部、后部、上部、下部及游离壁的ADCslow值、ADCfast值和f值。所得数据进行Bland-Altman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8例(73%)志愿者检查成功,共获得了16组符合定量测量要求的图像,其中Ⅰ级图像6组(6/16,37.5%),Ⅱ级图像10组(10/16,62.5%),在标准横轴面和心脏短轴位上分别测量室间隔前部、后部、上部、下部及游离壁的ADCslow值(0.0027±0.0009)×10-3~(0.0051±0.0029)×10-3 mm2/s、ADCfast值(0.1478±0.0832)×10-3~(0.1935±0.0817)×10-3 mm2/s和f值(0.1377±0.1380)~(0.2957±0.1166),根据Bland-Altman图和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参数测量在观察者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95%一致性界限(-1.5599,1.4510),相关系数r=0.814]。结论:在呼吸训练和心率控制的前提下,经过恰当的参数选择,能获得清晰的心肌多b值扩散加权图像,且参数测量在观察者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2011年RSNA大会在肺部影像学研究上进行了诸多方面的讨论.尤其在肺间质疾病和气道疾病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在此主要对其进行概述. Lee等在降低CT扫描与CT计算法对评估肺气肿严重性差异的修正方法方面做出了以下研究: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减低CT扫描与CT计算法之间的差异性. 对来自4家医院呼吸门诊的162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进行CT扫描以及肺功能检查.并对所有受试者行容积扫描并进行图像重组.分别采用Siemens 16排、Philips 16排和40排以及Toshiba 64排CT机进行扫描.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兴趣区分别选择气管内、体外气体以及降主动脉近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血流抑制反转时间(BSP-TI)条件下,非对比增强空间标记多反转脉冲序列(SLEEK)MR血管成像诊断肺栓塞(PE)的准确度并评价图像质量.方法:61例(男38例,女23例)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于CTPA检查后48h内行非对比增强SLEEK MRA检查.比较不同BSP TI的SLEEK MRA图像质量,并以CTPA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并比较不同BSP-TI的SLEEK MRA诊断肺栓塞的准确度.结果:BSP-TI为900 ms时SLEEK MRA图像质量最佳,不同BSP-TI(BSP-TI=500、700、900、1100、1300和1500 ms)诊断肺栓塞的准确度分别为62.3%、89.3%、90.4%、84.6%、77.0%、69.3%;但当存在肺膨胀不全或肺部炎症时,BSP TI为1300及1500 ms时有助于显示该区域的肺动脉及栓子.结论:BSP-TI为900 ms时大多数患者的SLEEK MRA图像质量最佳,诊断肺栓塞的准确度最高,但当存在肺膨胀不全或肺部炎症时,调高BSP-TI有助于该区域肺动脉及肺栓塞的显示.  相似文献   
6.
袁思殊  李志伟  马晓玲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2013,(11):1186-1186
病例资料 患者。女,26岁,剖宫产术后9月,发现大量腹水6月,再发加晕半月入院,既往无心脏病、高血压病史。查体:营养不良,腹部膨隆。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7.
肺栓塞是具有潜在生命威胁的疾病,需要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快速发展,肺栓塞的MRI研究较为热门。作者将肺栓塞的MRI检查技术、常用扫描序列、对比剂以及诊断准确度作一综述,并预测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李志伟  袁思殊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2014,29(2):110-119
2013心脏大血管郎分的研究重点存辐射剂量的减低.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动态增强 MRI 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孤立性肺结节,并探讨该方法在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8月-2014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动态增强 MRI 扫描的孤立性肺结节的患者47例(其中恶性结节31例,良性结节16例)。先行全肺常规平扫,然后利用三维快速容积扫描技术(LAVA)对病灶和纵隔进行灌注扫描,测量注药前和注药后15期病灶的信号强度,拟合得到时间-信号曲线(T-SI 曲线),计算注药后第1、2、4min 信号增强比(SI1%、SI2%、SI4%)和最大信号增强比(MER),达到峰值信号的时间(Tmax),最大上升斜率(SS)以及廓清率(wash-out)。结果:恶性结节的平均强化量 ME、SI1%、SI2%、SI4%、MER、SS、Tmax 均与良性结节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中 SI1%、SI2%、SI4%、MER、Tmax、SS 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差异(P <0.01)。T-SI 曲线可以分为4种类型,恶性结节以 A 型和 B 型为主,占30/31,良性结节主要是 B 型、C 型为主,占12/16,D 型曲线能够确定结节为良性。结论:利用DCE-MRI 可以反映血流动力学参数,作为鉴别恶性病变、良性病变的有潜在前景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R pulmonary angiography,CE-MRA)与非增强空间标记多反转脉冲序列(applying spatial labeling with multiple inversion pulses sequence,SLEEK)MR血管成像诊断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 26例CT肺动脉血管成像诊断肺栓塞的患者(男15例,女11例)于多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48 h内行CE-MRA以及非增强SLEEK MR检查。CTPA作为参考标准,计算并比较每种MR技术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CE-MRA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为78.8%,特异性97.7%。非增强SLEEK MRI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83.8%,特异性100%。两阅片者间存在高度一致性(k=0.87)。结论 CE-MRA和SLEEK MRI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无统计学差异,但非增强SLEEK MRI血管成像无需使用对比剂,有希望成为肺栓塞诊断策略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