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对机械通气极低体重儿胃食管返流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 500 g、胎龄<33周的早产儿.行机械通气的极低体重儿存在很多容易引起胃食管返流致吸入性肺炎的因素.笔者收集我科2002年1月~2006年8月共125例机械通气的极低体重儿资料,探讨行机械通气极低体重儿胃食管返流的原因及监测,并提出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在髋部及膝部手术后多见[1].老年人常患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髋部手术后更易发生DVT.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老年髋部骨折病人84例,并发DVT 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在减少输注七叶皂苷钠引发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对136名住院并使用七叶皂苷钠,排除外周血管病变及静滴过程中药物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精密组,分别采用普通输液器和精密过滤输液器,对输液时疼痛及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应用疼痛标尺、INS静脉炎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使用七叶皂苷钠后,患者疼痛程度及静脉炎的发生率方面,精密组要远远低于普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有效减轻输液时疼痛,并降低输液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5.
运用护理查房规范护理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我科护理查房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准备阶段 1.1 护士长在查阅病历中把普遍性的问题和关键性的护理记录缺陷收集起来,作为查房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总结29例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的体位护理.术前睡硬板床及俯卧腰部过伸位训练,术中安置俯腰部过腰位卧位,术后平卧2 h后仰卧侧卧交替,术后24 h进行直腿抬高练习,逐步下床活动.29例患者出院时CT、X片复查成形椎体稳定,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机械通气急救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需鼻饲的早产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我院2004年1月~2006年3月对60例机械通气早产儿分别随机采用泵注和重力喂养两种不同鼻饲方法,比较两种不同鼻饲方法在机械通气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酸依沙吖啶与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妇产科门诊2009年1~12月应用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行中期妊娠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144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单纯应用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产患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的治疗效果、平均胎儿娩出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胎儿平均娩出时间及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乳酸依沙吖啶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协同作用,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10.
蒋红霞 《辽宁医学杂志》2014,(3):F0004-F0004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40%以上,现将我院2005~2010年间收治的6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46~72岁,平均59.5岁。发病前4例无糖尿病病史,2例为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