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8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346篇
医药卫生   10200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275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521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77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515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应用PNF技术辅助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行TKA患者(2017年7月—2018年7月)的术后康复资料,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及TKA技术治疗,在TKA术后3 d及治疗一个月后,均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表(HSS)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患者HSS评分、BBS评分分别为(84.46±8.62)分、(41.18±6.23)分,明显高于TKA术后3 d(68.84±7.26)分、(27.45±4.26)的HSS与BB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KA术后,于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PNF技术,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和芳  陈伟  殷雯  何瑞仙 《护理学杂志》2022,27(8):111-113
综述心理痛苦的概念与内涵,胃癌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提出需构建胃癌患者心理痛苦模型,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胃癌患者心理痛苦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4.
德国小蠊对各种杀虫剂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很多杀虫剂对其作用过几次甚至一次后便要增大使用浓度。我们对比研究了几种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灭效,将其按一定的比例混配进行滞留喷洒,组合套餐交叉使用,观察对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与介入治疗在胃肠道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78例消化道动脉性出血患者的DSA表现和动脉栓塞、药物灌注的治疗经验.结果 本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溃疡5例,胃癌2例,Dieulafoy病1例,血管畸形和发育不良9例,胃肠术后吻合口出血8例,肝胆疾患术后肝动脉破裂出血10例,Crohn病5例、肠道憩室出血6例、小肠炎或溃疡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中度恶性间质瘤1例,小肠高分化平滑肌肉瘤2例,直结肠癌5例.74%(58/78)的患者DSA造影阳性,造影剂外溢直接征象者33%(26/78),术后吻合口出血直接征象者83%(15/18).介入治疗的病例中动脉药物灌注15例,技术成功率60%(9/15),临床成功率40%(6/15);栓塞36例,技术成功率86%(31/36),临床成功率72%(26/36);介人治疗后再出血率16%(8/51),其中1例栓塞后再呕血经胃镜治疗无效死亡.DSA造影和介入治疗后手术者27例,造影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8%(21/27).随访时间2个月至3年,未发生胃肠道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DSA对消化道动脉性出血的定位、定性有着重要价值,选择性动脉栓塞及药物灌注止血安全有效,有助于择期手术和并发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是一种生物文库技术,它利用人工合成的、容量约为1014~1015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与靶物质结合,经过多轮筛选获得靶物质的DNA或RNA适配子,具有实用范围广、筛选过程简便、适配子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等特点。在血管研究方面主要是针对血管内膜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开展的,在该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1.病例患者,郭启俊,男,45岁,农民。4个月前因右臀部麻木,请乡村游医针灸治疗。3天后右臀部针灸处疼痛、肿胀,在当地县医院给予切开引流,长时间切开未愈,感染逐渐加重,且并  相似文献   
8.
增生瘢痕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转录因子Smad 2,Smad 3三种基因影响增生性瘢痕形成和胎儿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调节机制.方法 32份被检测标本中包括增生性瘢痕8份,其对应的正常皮肤组织8份,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各8份.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这3种基因在不同的组织细胞内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 TGF-β1、Smad 2 和Smad 3三种基因在增生性瘢痕、胎儿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细胞内都有表达.在所检测8对增生性瘢痕和其对应正常皮肤细胞中,这3种不同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细胞中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皮肤细胞的组数分别为TGF-β1基因有5对,Smad 2基因有8对,而Smad 3基因有5对.在胎儿皮肤细胞内,TGF-β1的mRNA含量明显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2.204,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Smad 3基因表达也呈相似的变化规律,mRNA含量显著低于成人皮肤细胞(t=4.26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而Smad 2基因的mRNA含量却明显高于成人皮肤细胞(t=6.685,P<0.01),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TGF-β1和它的下游信号分子Smad 2,Smad 3可能与增生性瘢痕形成密切相关.在增生性瘢痕细胞内,这3种基因高表达可诱导胞外基质大量沉积,加速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组织纤维化.TGF-β1和Smad 3基因在胎儿皮肤组织细胞内低表达可能是皮肤伤口无瘢痕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云克”(99Tc 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观察“云克”体外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产生白介素 1(IL 1)和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影响。结果 :“云克”有抑制RA患者IL 1的分泌及细菌脂多糖 (LPS)的促分泌作用 ,并对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的自发分泌及植物血素 (PHA)诱导分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云克”对RA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降低IL 1和sIL 2R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P-糖蛋白(Pg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评估其在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1994年12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中Pgp的表达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Pgp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2%(20/62)。(2)Pgp表达与月经状况、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Pgp阴性表达组的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均明显优于阳性表达组(P<0.05)。(4)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TNM分期及Pgp表达与DFS及OS明显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除了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大小与DFS及OS明显相关外,Pgp表达与OS缩短有关,但和DFS无关。结论Pgp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Pgp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缩短有关,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