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获益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按照排除、纳入标准筛选后使用Re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项RCT,共1705例老年肿瘤患者,试验组877 例,对照组828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①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纳入17个RCT报告,各研究无异质性(P=0.5,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疾病控制率具有显著性差异[RR =2.74,95% CI( 1.62,2. 91) ,P <0.00001]。②KPS评分: 共有11个RCT 报告,经异质性检验证实无异质性(P=0.61,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KPS 评分,有显著性差异[RR =3.52,95% CI(2.48,4.99),P < 0.00001];③免疫功能: 共纳入3个RCT,各亚组研究存在异质性(P=0.03,I2=7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CD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D=1.38,95% CI( 0.82,1.94) ,P<0.00001]。④胃肠道反应: 共纳入11个RCT,各亚组研究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腹痛[RR = 0.12,95% CI( 0. 05,0.27) ,P <0.00001],恶心呕吐[RR = 0.30,95% CI( 0. 26,0.53) ,P <0.00001],有显著性差异;⑤肝肾功能:共纳入5个RCT研究,各亚组研究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肝功能损害[RR = 0.28,95% CI( 0. 15,0.56) ,P=0.0002],肾功能损害[RR = 0.41,95% CI( 0.19,0.87) ,P=0.02],有统计学差异;血细胞毒性: 共纳入8个RCT,各亚组研究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Ⅱ度以上白细胞减少[RR=0.53,95%CI( 0.42,0.69),P< 0.00001],Ⅱ度以上血红蛋白下降[RR = 0.46,95%CI( 0.27,0.78),P= 0.004],Ⅱ度以上血小板下降[RR = 0.29,95%CI( 0.14,0.66),P = 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在疾病控制率、提高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减少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按照排除、纳入标准筛选后,使用Reman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1项RCT,共1 705例老年肿瘤患者,试验组877例,对照组8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在疾病控制率、提高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减少胃肠道反应、减少肝肾功能损害等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结论: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纯化疗,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尚需纳入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长的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腺苷蛋氨酸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肝、降酶、退黄、抗病毒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50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凝血酶原时间(PT)的改变,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纳差、腹胀的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x2=4.898,11.430,均P<0.05),治疗组TBIL、ALT、AST、ALP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6.621,12.018,9.083,6.940,均P<0.05),且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0.535,P<0.05).结论 腺苷蛋氨酸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患者肝功能,加快黄疸减退,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诊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55例病历资料,统计其患者前列腺液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155例患者前列腺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0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15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β-溶血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188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60.00%;革兰阴性菌中主要病原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唑林均高于50.00%,其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55.32%.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病原菌谱较广,且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严重,临床应根据其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选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髂窝腹膜后精索内动静脉同时结扎术对患者生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行经髂窝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1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精索内动脉结扎组(A组)53例,在手术中一并结扎精索内动、静脉,精索内动脉保留组(B组)59例,在手术中保留精索内动脉。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精子密度、活力和畸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单侧手术平均时间为(22.08±4.28)min,双侧手术平均时间为(40.38±6.37)min;B组患者单侧手术平均时间为(34.67±7.57)min,双侧手术平均时间为(53.08±9.21)min,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组患者住院时间基本相同,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睾丸无明显肿胀、疼痛及萎缩,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2组患者术后3个月精液分析:精液质量的3项指标(精子密度、活力、畸形)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1);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索内动脉在解剖学上作为睾丸的主要供血来源,应尽量予以保留。但分离困难或术中出血需立即处置时,应考虑动静脉同时结扎,避免与精索内动脉伴行的静脉被漏扎,增加手术失败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罗小瑾 《江西医药》2007,42(3):227-228
目的 探讨单纯血浆置换疗法(PE)治疗慢性肝衰竭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2005年用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21例,回顾分析患者治疗前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甲胎蛋白、血清总胆红素及其变化等因素,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患者治愈或好转15例,存活率71.4%.(1)年龄越大,疗效越差,大于60岁的患者有效率为43.9%.(2)慢性肝衰竭早期、中期存活率分别为92.3%、62.5%.(3)血清总胆红(TB)升高、甲胎蛋白(AFP)高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下降、血清白蛋白(Alb)降低与血浆置换的疗效有关.(4)PE停止治疗3d后,复查肝功能、TB反弹率,无效组明显高于有效组.结论 年龄、临床分期、原发病的严重度是影响PE治疗慢性肝衰竭的重要因素,把握治疗时机,动态监测肝衰竭患者的TB是提高PE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实体肿瘤放疗诱发第二恶性肿瘤在霍奇金病、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放射治疗可治愈的患者中经长期随访可被发现,其危险因子包括照射时患者年龄、照射容积、照射剂量、化学因素等,现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盂移行细胞癌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存活素(Survivin)表达程度与分级、分期、预后的关系。以及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3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肾盂癌组)、45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输尿管癌组)肿瘤组织标本,1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肾孟组织标本,以及25例肾盂移行细胞癌、10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10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尿液脱落细胞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阳性率及表达程度。对各组Survivin的阳性表达进行比较。结果肾盂癌组肾盂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60.1%,对照组的肾盂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0.O%,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输尿管癌组45例患者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5.6%.对照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Survivin的表达率随着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增高(P〈O.05或P〈0.01)。25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标本中。尿液脱落细胞涂片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96.0%;10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涂片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100.0%:对照组10例患者尿液脱落细胞涂片Survivin表达均为阴性。肾盂癌组、输尿管癌组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脱落细胞Survivin检测诊断肾盂和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0%和100.0%。结论Survivin表达在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指标。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诊断肾盂和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9.
实体肿瘤放疗诱发第二恶性肿瘤在霍奇金病、乳腺癌、甲状腺癌等放射治疗可治愈的患者中经长期随访可被发现,其危险因子包括照射时患者年龄、照射容积、照射剂量、化学因素等, 现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罗小瑾  尉立京  胡群  汪磊 《江西医药》2010,45(10):1043-1045
目的探讨肾盂移行细胞癌存活素(Survivin)表达程度与分级的关系,以及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3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其对照组10例和25例患者尿液中及其对照组10例尿液脱落细胞Survivin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阳性率及表达程度,回顾性分析Survivin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正常肾盂粘膜上皮中不表达,83例肾盂癌标本中,45例Survivin阳性(54.2%),Survivin表达阳性率随着肾盂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转移的上升而逐渐升高,其阳性率在肿瘤的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脱落细胞涂片中25例肾盂移行细胞癌中24例Survivin表达阳性(96.0%),另1例阴性(分级为Ⅰ级)。其余10例非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Survivin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Survivin表达在肾盂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肾盂癌的生物学指标。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诊断肾盂移行细胞癌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