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氧化酶-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在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在正常膀胱不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2.5%(45/72)(P〈0.01);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病理分级阳性表达率G1与G2、G3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2~T4期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Ti~T1(P〈0.01),淋巴结转移组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05).复发组显著高于无复发组(P〈0.01);COX-2阳性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分期、转移及复发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26、0.489、0.685、0.435,P均〈0.05)。结论:COX-2阳性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浸润及复发关系密切。COX-2可能成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一个重要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盂及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尿液细胞学诊断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尿检阳性率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近16年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并做尿细胞学检查的66份病例做回顾性研究。结果:肾盂癌阳性率为72.5%(29/40),输尿管癌阳性率为69.2%(18/26)。对比分析表明:肾盂、输尿管癌尿细胞学阳性率与移行细胞癌组织分级、查尿次数及留尿方法有关。连续查尿4次后,阳性率不再升高。结论:尿细胞学阳性率与查尿次数、病理组织学分级及留尿方法有关。尿液细胞学检查应废弃以清晨首次尿作为标本的传统力法。应大量饮水后留尿以保证尿液新鲜有足够的癌细胞,采用适当叩击病变部位及活动体位等方法,以保证有足够的癌细胞脱落是提高尿检阳性率的关键。临床以连续查尿3-4次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测尿Survivin mRNA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PT-PCR)对30例TCC患者、30例对照组(泌尿系统非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Survivin mRNA进行检测。结果30例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均检测出Survivin mRNA表达,而对照组中仅1例尿脱落细胞中检测出Survivin mRNA表达。病例组与对照组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RT-PCR检测TCC患者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方法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7%。结论检测尿脱落细胞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TCC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鉴别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肾细胞癌患者,肾盂移行细胞癌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及尿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组患者尿基质金属蛋白酶-9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盂移行细胞癌组尿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亦明显高于肾细胞癌组(P〈0.05);而各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尿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对于鉴别肾细胞癌和肾盂移行细胞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膀胱移行细胞癌survivin表达及与bcl-2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15例正常膀胱黏膜移行上皮进行对照研究。结果: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4%,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未见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survivin蛋白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survivin蛋白与bcl-2蛋白表达负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基因可通过抑制膀胱移行癌细胞凋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整合素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探讨整合素β1与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整合素β1、VEGF、MMP-9的表达。结果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整合素β1、VEGF、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6%、64.41%和55.93%,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6.67%和6.67%,膀胱移行细胞癌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间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整合素β1、VEGF、MMP-9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期、分级相关;整合素β1、VEGF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癌灶直径、单发/多发相关;整合素β1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年龄相关;整合素β1与VEGF及MMP-9之间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整合素β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升高,并与分级、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相关,表明其具有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生长的作用。整合素β1可能通过协同VEGF及MMP-9作用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Survivin、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并研究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FAS在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1例膀胱炎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和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34/49)、38.8%(19/49),在膀胱炎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1)、100%(11/11),Survivin和FAS在不同膀胱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1);Survivin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P<0.05),FAS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结论:Survivin的高表达和FAS的低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具有意义,在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两者可能通过共同通路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核基质蛋白22(rqMe22)的检测对膀胱移行细胞癌(B11Cc)早期诊断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集可疑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人员尿液共225份样本,均行尿NMP22、尿细胞学、尿常规检测及中段尿培养,所有样本均新鲜检测,保存最长不超过4小时。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191阳性预测价值和准确性。结果尿液NMP22水平以10.0×103U/L为临界值,超出为阳性,尿细胞学检测以发现肿瘤细胞为阳性,尿常规检测及中断尿培养用于辅助检查及排除其他疾病。尿液NMP22的阳性率为82.3%,与脱落细胞学(20.8%)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此两种方法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特异性分别为64.4%和1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4.8%和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和76.2%。结论尿NMP22采样方便,检测技术简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但需尽量排除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术前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对膀胱移行细胞癌P53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动脉化疗组60例术前盆腔区域化了一个疗程,再行开放手术;单纯手术对照组60例单纯行开放手术。采集肿瘤标本,行P5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对病人随访。结果对照组P53阳性率T1期为5.6%,T2-T3期为88.1%(P〈0.01);T2-T3期P53阳性率术前动脉化疗组为25.6%,对照组为88.1%,(P〈0.05);T1期P53阳性率术前动脉化疗组为5.8%,对照组为5.6%(P〉0.05)。对照组术后三年复发率为16.7%,术前动脉化疗组三年复发率为7.0%,(P〈0.05)。T2-T3期术前动脉化疗组5年生存率为69.8%,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对照组5年生存率为66.7%,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P〈0.05)。结论术前动脉化疗对T1期膀胱移行细胞癌P53表达无明显影响,可以降低T2-T3期P53表达,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可作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必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尿患者尿脱落细胞细胞角质蛋白20(CK20)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47例首发症状为血尿的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18例以血尿就诊的非泌尿系肿瘤患者以及10例健康志愿者尿脱落细胞CK2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47例尿路移行细胞癌中有38例脱落细胞CK20阳性,对照组无CK20阳性表达。结论检测尿脱落细胞CK20表达,对诊断尿路移行细胞癌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可作为血尿患者筛选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64排螺旋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对27例临床确诊的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的64排螺旋CT(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都包含了常规的平扫以及肾皮质期、肾实质期和排泄期三期的增强扫描资料,并利用AW4.5工作站进行各种后处理。结果术前通过64排CT扫描对25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患者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2.6%。64排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肿瘤侵犯的位置、范围、数目及输尿管壁的增厚和向外侵犯的情况。结论 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于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淋巴管生长因子D(VEGF—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研究50例BTCC中VEGFD蛋白表达的水平,评估VEGF-D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结论]50例中VEGF—D阳性表达率84.0%;VEGF-D阳性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及大小明显相关(P〈0.05)、与复发性无关(P〉0.05)。【结论】在BTCC中,VEGF-D表达水平明显增强且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大小呈正相关,其可能成为诊断和判定预后的一个指标及一项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尿脱落细胞DNA异倍体的检测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患者和20例良性血尿患者尿样中脱落细胞进行DNA定量分析,同时行常规尿细胞学检查。结果BTCC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经常规尿细胞学和全自动图像细胞仪检查,阳性率分别为27.5%(11/40)和67.5%(27/40),20例良性血尿患者尿液标本经2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DNA倍体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中为(7.08&#177;2.34)c,在非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尿液中为(2.95&#177;3.06)c,P〈0.01;临床分期TisT1为(6.29&#177;3.61)c,T2T3为(8.55&#177;4.16)c,病理分级Ⅰ级为(5.85&#177;1.72)c,Ⅱ级为(7.24&#177;2.01)c,Ⅲ级为(9.25&#177;1.81)c,DNA含量随着分期分级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应用全自动图像细胞仪对BTCC患者尿脱落细胞DNA的定量分析能够反映患者尿细胞中的恶性变化,可以作为BTCC诊断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p53及Ki-67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与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p53及Ki-67的表达,并用RT-PCR方法验证其中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56/88)和45.5%(40/88),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膀胱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I)为20.4±10.7,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为0。RT-PCR方法显示在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100%,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均无表达。结论Survivin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有关,与p53及Ki-67共同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进程。  相似文献   

15.
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磁共振尿路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对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快速自旋回(FSE)重T2WI技术的磁共振尿路造影和旬学检查方法检测15例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结果 输尿管中上段癌11例,下段癌4例,MRU共同征象;梗阻端输尿管腔内有中等信号的肿块,呈结节状或分叶状,表现为充盈缺损征象,梗阻以上尿路扩张。结论 MRU是一种安全、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及微血管密度(MVD)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0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21例慢性膀胱炎、13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中COX-2进行检测,同时对上述标本中微血管进行计数。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70.9%,慢性膀胱炎及正常膀胱组织COX-2表达均为阴性。低分化、侵润性、有淋巴转移以及复发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VD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5),但COX-2表达及MVD与肿瘤的数量、大小无关(P〉0.05)。结论COX-2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复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膀胱移行细胞癌COX-2表达与肿瘤间质微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8学ABC法,对33例BTCC及1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GFR抗原进行检测。结果:EGFR在正常膀胱移行细胞中呈阴性表达,在BTCC组中呈阳性表达,且中/强阳性表达率与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单发与多发、复发与初发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GFR的过表达与BTCC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组织蛋白酶D(CD)的表达与膀胱移和细胞癌(BTCC)生物学行为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33例BTCC及13例正常膀胱组织中CD抗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膀胱移行细胞均呈弱阳性表达,BTCC组肿瘤细胞强阳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单发与多发,初发与复发之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CD表达与BTCC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CD通过降解天然  相似文献   

19.
尿核基质蛋白22是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及检测复发的指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检测尿中核基质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s22,NMP22)含量对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诊断及检测复发的意义。方法:用NMP22试剂盒(ELISA)检测24例BTCC患者手术前、后48份尿标本及15份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的尿标本。结果:24例BTCC术前尿NMP22含量中位数为71.5U/ml;15例泌尿系良性疾病对照组为11.0U/ml,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以尿NMP22 18U/ml为cut off值,诊断BTCC的灵敏度为95.8%(23/24),特异性为86.7%(13/15)。24例BTCC患者术后尿NMP22中位数为45.0U/ml,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随访发现术后肿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尿NMP22的中位数分别为60.0U/ml和12.0U/ml,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尿NMP22测定是一种无创伤性、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BTCC辅助诊断指标,并可望用于判断术后有无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尿沉渣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检测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及术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40例非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并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随访观察其中3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尿液hTERT mRNA变化与复发的关系.结果 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中有30例hTERT呈阳性表达;40例非膀胱癌患者中有3例hTERT呈阳性表达.hTERT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3%和92.50%;G1~G3级肿瘤hTERT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50.00%、73.68%和90.91%.尿脱落细胞学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9.5%和100%,尿hTERT检测与之相比,灵敏度高,特异度无差异.随访过程中6例患者复发,尿沉渣hTERT检测阳性表达后8~16周,膀胱镜证实膀胱癌复发.结论 ①尿沉渣hTERT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肿瘤标记物,优于传统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②尿hTERT相对表达量随临床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增加.③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尿hTERT阳性表达可提示复发,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监测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