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复方石韦片治疗下尿路感染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复方石韦片治疗下尿路感染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及诊断参照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的西医诊断标准及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符合下尿路感染诊断和中医辨证属热淋一湿热下注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4h尿蛋白定量(24hupq)、血钾、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并分析其对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Scr、BUN、24hupq、LN、Col-Ⅳ水平明显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杏丁注射液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肾颗粒剂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糖肾颗粒高剂量组、糖肾颗粒低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造模,灌胃相应的药物.观察各组大鼠的血糖(BS)、肾比重、尿量、血肌酐(Cr)、血尿β2MG、24hupq、肾功能、血脂、NO、E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药高、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能明显降低血Cr、尿β2MG、Tch、LDL-C、ET,升高NO,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肾颗粒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主要通过改善肾脏血流、修复肾小球基底膜、调节血脂、减少蛋白尿而达到.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本组92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68例,女24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6±11.20岁.所有病例经B超及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膀胱造影证实为肾脏、输导管、膀胱、尿道结石,结石最小0.3cm×0.4cm,最大1.2cm×1.8cm,合并肾绞痛81例,血尿77例,合并尿路感染56例,单侧肾盂积水2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及Pumbed数据库(从建库至2016年12月)关于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总计619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防己黄芪汤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OR=3.16,95%CI[1.95,5.12]),减少24h尿蛋白定量(MD=-0.96,95%CI[-1.23,-0.69]),升高血清白蛋白(MD=4.78,95%CI[4.01,5.55]),降低血清总胆固醇(MD=-1.31,95%CI[-1.88,-0.74])和三酰甘油(MD=-0.60,95%CI[-1.03,-0.17])。结论:防己黄芪汤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减少24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但因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尚需更高质量的相关研究来进一步验证防己黄芪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杏丁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LN和Col—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杏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1i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4h尿蛋白定量(24hupq)、血钾、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并分析其时临床症状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Scr、BUN、24hupq、LN、Col—Ⅳ水平明显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杏丁注射液有改善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据报道:有1000余种药物可能导致肝损害。而肾病综合征患者多数都要使用到的大剂量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中药雷公藤制剂以及抗生素、降脂药物等都不同程度的对肝功能有影响。轻者需减少药物剂量,重则需停药物治疗。有些患者因肝功能长期异常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从而使病情恶化。本文旨在探讨与常规西医护肝治疗相比,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肝功能异常,能否起到快速降酶,恢复肝功能的目的,从而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时间。现将我科2004年至2006年收住院患者4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补肾通淋方治疗女性慢性尿路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路感染是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为临床常见病,且多见于女性。2009年-2010年,笔者采用补肾通淋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临床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干预早期高血压肾病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72例早期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共脱落7例,治疗组与对照组进入评价分别为31例、34例.基础治疗:两组均采用氨氯地平片5~10 mg/d控制血压,对达不到控制目标的,均加用氢氯噻嗪或倍他乐克,在6周内将血压逐步降至目标值.治疗组同时使用丹红注射液40mL/d,2周为一个疗程,间隔2周后,继续第二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8周结束时测定尿微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评价疗效.结果 早期高血压肾病者,通过有效控制血压,可使尿中mALB、α1-MG、β2-MG的含量降低(P<0.05),检测阳性率下降(P<0.05);丹红注射液则可使上述三项指标含量及检测阳性率进一步降低(P<0.01),且优于单独控制血压的患者(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干预早期高血压肾病者,可以改善或部分恢复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联合阿魏酸钠,共观察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