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丰富环境(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对社区居住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PSCIND)患者认知功能、心理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PSCIN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常规康复宣教及定期门诊复诊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基于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出院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社会活动功能问卷(FAQ)对患者进行评定,并记录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和波幅。结果: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前(均P<0.01),且同时间点组间比较,观察组MoCA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MoCA评分较出院后1个月均明显提高(均P<0.01)。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HAD-A和HAD-D评分均明显低于出院前(均P<0.01),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HAD-A、HAD-D及FAQ评分较出院后1个月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1);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F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HAD-A、HAD-D及FAQ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出院后3个月,2组患者P300潜伏期较出院前明显缩短(均P<0.01),波幅明显增大(均P<0.01),且观察组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更短(P<0.01),波幅较对照组更大(P<0.05)。结论:基于EE理念的远程家庭康复指导可以改善PSCIND患者认知功能及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其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强度激光照射后烫伤小鼠创面的变化及其对小鼠创面炎症介导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与对照组,每组30只。2组小鼠均采用蒸汽烫伤造模。激光照射组小鼠行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烫伤创面,对照组治疗时间和疗程同激光照射组,但仪器处于电源关闭状态。2组小鼠均于烫伤后即刻和烫伤1、3、7和14d后计算创面愈合率,并取全层创面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GF-β1、IL-1β的基因表达。 结果烫伤7和14d后,激光照射组小鼠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1.48±5.89)%和(73.96±7.2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1、3d后,激光照射组TGF-β1基因的表达显著增强,并于烫伤7d后达到峰值,上述3个时间点TGF-β1基因表达情况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烫伤14d后,激光照射组TGF-β1基因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烫伤1和3d后,激光照射组IL-1β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并于烫伤7d后降至最低,上述3个时间点IL-1β基因表达情况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强度氦氖激光照射可以加速烫伤创面愈合,这可能与其调节烫伤创面TGF-β1和IL-1β因子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1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可吸收螺钉对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效果,对17例股骨头骨折的患者采取手术切开复位骨折,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结果经过7~18个月的随访,平均优良率达94%以上。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疗效满意,是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4.
段强  王永刚  蔡奕  张新宁  王军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1023-1024
目的回顾分析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经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病人的结果,男36例,女12例,Garden分型Ⅰ型5例,Ⅱ8例,Ⅲ型22例,Ⅳ型13例。均采用3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随访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8例平均随访超过3年,无死亡病例。6例术后股骨头坏死,其中2例骨折不愈合,42例各项功能良好。6例股骨头坏死均发生在3年以内。结论青壮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是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它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接近完美的治疗手段。治疗原则是:①急诊手术;②一定要解剖复位,必要时切开复位;③多枚螺钉坚强固定;④早活动晚负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在21世纪的今天中小型公立医院如何尊重人才、引进人才,以人才立院,靠人才兴院,凭人才强院等,总结笔者所在医院的具体做法和体会,供同行参考.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5年来引进和辞职的高学历人才(硕士及博士毕业生)的来院意愿和离院原因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来笔者所在医院的36名高学历人才中,5年来有5人因各种原因提出辞职离院.结论 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最关键和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只有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用创新思维来改革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才能真正留住高学历的知识型员工,使医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完全性脊髓横断及坐骨神经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乙酰胆碱酯酶(AChE)、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在骨骼肌运动终板中的变化。方法选取57只雌性大鼠,30只制作成完全性脊髓损伤及修复模型,24只制作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通过AchE组化染色、镀银染色和CGRP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脊髓损伤和坐骨神经损伤后AChE、CGRP在运动终板分别1w、1、3、6、12个月的改变。结果脊髓损伤后1w、1个月AChE组织化学显示与正常运动终板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至3、6、12个月与正常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12个月与6个月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脊髓损伤后3个月时,CGRP免疫染色阳性部分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至6、12个月CGRP免疫阳性染色部位与正常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坐骨神经损伤后AChE含量下降,终板退变,CGRP含量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镀银染色未发现改变。结论脊髓损伤后功能相关蛋白含量下降,终板发生退变,退变程度明显较周围神经损伤后轻,这对于改善损伤脊髓功能后恢复运动功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肝硬变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1例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检测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并同时与68例正常人做对照,结果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和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观察,进一步阐述了肝硬变失代偿期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变小的机理,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具较为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4 0岁。因突发意识障碍 1h入院。查体 :BP180 / 12 0mmHg ,T37 2℃ ,R2 3次 /min ,P80次 /min ,深昏迷状。GLS评分 4分 ,双侧瞳孔呈针尖样 ,四肢瘫痪 ,肌张力增高 ,呈去脑强直状 ,全身深浅反射消失 ,双巴氏征 (+) ,头颅CT示 :桥脑后部左侧出血 ,出血量约 12ml。诊断 :高血压桥脑出血。急诊于全麻下经枕下正中入路行血肿清除术。在左侧面N丘处用低功率电凝切开桥脑约 1cm进入血肿腔 ,清除血肿约 8ml。呼吸机辅助呼吸 ,给予脱水降颅压、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舱、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 ,…  相似文献   
9.
我院 1998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 ,共收治 32例蛛网膜囊肿患者 ,均行手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4~ 6 2岁 ,其中<16岁 2 1例 ;无明显诱因 17例 ,有头部外伤史 15例。病程2个月~ 15年 ,外伤后至发病时间 9d~ 2年。病变部位 :外侧裂池 12例 ,枕大池 9例 ,大脑半球 2例 ,四叠体池、脚间池各 2例 ,桥小脑角池 4例 ,小脑蚓部 1例。1.2 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或呕吐、视力下降、视乳头水肿等颅高压征 15例 ,癫痫发作 6例 ,站立或行走不稳、肢体乏力 8例 ,饮水呛咳、肢体麻木各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化蹲-起训练及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及步态对称性 的影响。方法: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并强化核心稳定性训练,强化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强化蹲-起训练。训练前、训练6周后分别采用5次坐立测 试(FTSST)评估坐站转移能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估坐-站-步行能力,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 系统评估步态对称性参数(包括步长偏差、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患健侧摆动比值)。结果:训练6周后,2组患 者FTSST、TUGT测试结果,步长偏差、健患侧支撑比值及患健侧摆动比值均显著低于同组训练前(均P< 0.05),且强化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强化蹲-起训练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有效改善恢复期脑 卒中偏瘫患者坐站转移能力及步态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