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与2型糖尿病不并发MS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年1至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住院控制血糖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并发MS,分成MS组56例和非MS组64例,用酶法测定血清FFA浓度,同时用颗粒增强免疫沉淀法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 结果 MS组FFA水平高于非MS组[(060±025)mmol/L比(045±021)mmol/L,P=0033];MS组hs-CRP水平也高于非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特发性甲旁减3例,继发性甲旁减6例,2例误诊为癫癎,1例误诊为癔症,经过补钙和维生素D等治疗后症状均好转。结论 血钙、血磷的检测应作为癫癎发作、癔症样发作等患者的常规检查,尤其是成年人首次癫痫发作患者,需行头颅CT或血钙测定,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的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地区糖尿病足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用K-B法或稀释法行药敏试验。结果95例糖尿病足感染分泌物标本中69例(72.6%)培养出病原体,分离出病原体10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48.1%),革兰阴性菌50株(占47.2%),真菌5株(占4.7%);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15株,占肠杆菌科细菌的34.1%。糖尿病足感染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也可见真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多重交叉耐药,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及头孢菌素较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也均有耐药性。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广泛,对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选择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DF)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足患截肢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或避免DF病人的截肢,本院自2000年来对DF患采取了综合保守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磺脲类药物( SU)继发失效是指使用足量的磺脲类药物 3个月以上,排除其他因素,血糖控制仍不理想.这是 2型糖尿病治疗中在门诊比较常见且较为棘手的问题.一般主张直接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近来多主张用α-糖苷酶抑制剂和 /或双胍类与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作者在 2001年 3月~ 2002年 10月试用拜糖平与胰岛素联合治疗 30例 SU继发失效 2型糖尿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伴NAFLD患者51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0例、单纯NAFLD患者45例、健康对照组42例为研究对象.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ω-3PUFA,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同时检测所有对象的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TC、TG、LDL-C、HDL-C等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伴NAFLD组的HOMA-IR(4.90±2.54)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2.38±1.23)、单纯NAFLD组(2.20±1.15)及对照组(1.13±0.42),P值均<0.05;2型糖尿病伴NAFLD组的ALT、AST、GGT、TC、TG和LDL-C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单纯NAFLD组、对照组(P值均<0.05);2型糖尿病伴NAFLD组的ω-3PUFA总量[(5.68±2.02)%]显著低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7.17±2.38)%]、单纯NAFLD组[(6.97±2.32)%]及对照组[(10.08±2.76)%],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ω-3PUFA与HOMA-IR及TC、TG、LDL-C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1及-0.376、-0.462、-0.408,P值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伴NAFLD患者血清ω-3PUFA总量显著下降,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进行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致残性疾病,本病的治疗目的是减轻关节炎症、抑制病变发展,从而使病情缓解;目前多主张多种药物的早期联合治疗。近年来笔者采用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治疗本病,并与MTX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SZ)进行比较,以期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血管内皮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无并发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胆固醇(HDL-C)、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结果 (1) 2型糖尿病患者FPG、HbA1C、TG、LDL-C及HOMA-I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患者LDL-C、FINS与HOMA-IR均高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均P<0.01).(2)2型糖尿病患者ET-1、vWF与PAI-1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而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ET-1、vWF水平又明显高于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均P<0.01).(3)2型糖尿病患者ET-1、PAI-1与 HOMA-IR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而在并发大血管病变时,内皮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呈进一步加重;内皮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具有相关性,内皮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的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长期高脂饮食对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影响,探讨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及基因表达与β细胞脂性凋亡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41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组(n=21)和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对照组(n=20),喂养28周后,检测血浆及胰腺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早相胰岛素分泌反应(AIR);TUNEL法观察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并计数每个胰岛中β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比较两组大鼠胰岛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28周时高脂饲养组血浆及胰腺组织中MDA高于正常饲养组(P<0 05),而高脂饲养组血浆及胰腺组织中GSH低于正常饲养组(P<0 01).与基础值比较,高脂饲养组糖负荷后胰岛素增高的幅度低于正常饲养组(3 0倍vs 5 7倍,P<0 05).高脂饲养组1 min后血糖浓度下降缓慢,3、5、10 min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饲养组(P<0 05).高脂饲养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比正常饲养组增加40 0%(P<0 01).高脂饲养组胰岛细胞UCP-2基因mRNA表达与正常饲养组相比升高22 4%(P<0 01).结论:高脂喂养28周后SD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血浆及胰岛细胞中MDA升高、GSH降低, 而且胰岛细胞UCP-2基因mRNA表达升高,提示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高脂引起的β细胞脂性凋亡.  相似文献   
10.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D5+B淋巴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D5 B淋巴细胞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raves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外周血CD5 B淋巴细胞,以探讨CD5 B淋巴细胞与Graves病病情活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