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爱华  梁艳冰 《广东医学》1998,19(8):625-626
目的:观察芦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并与依那普利作对比研究。方法:对80名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予芦沙坦25 ̄50mg/d,B组予依那普利10 ̄20mg/d,治疗8周。结果: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P〉0.5)。A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Ⅱ显著升高(P〈0.01),B组AngⅡ显著下降(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伴ARF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中,14例无尿。4例少尿;20例尿蛋白、隐血均阳性;血肌红蛋白(2961.2±285.3)mg/L,血肌酐(823.7±184.1)μmol/L,谷草转氨酶(712.3±82.6)U/L、谷丙转氨酶(978.4±71.9)IU/L、肌酸磷酸激酶(12753.5±18.2)U/L、CPK—MB(138.4±25.8)U/L;15例(75%)为高钾血症。给予补充液体、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后,18例(90%)存活,2例(10.0%)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存活者出院时均脱离透析,14例血肌酐恢复正常,血清酶均恢复正常。结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ARF时常表现为少尿型,高钾血症常见,血清酶学和血肌红蛋白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效果良好,存活者肾功能多可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伴ARF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中,14例无尿,4例少尿;20例尿蛋白、隐血均阳性;血肌红蛋白(2961.2±285.3)mg/L,血肌酐(823.7±184.1)μmol/L,谷草转氨酶(712.3±82.6)U/L、谷丙转氨酶(978.4±71.9)IU/L、肌酸磷酸激酶(12753.5±18.2)U/L、CPK-MB(138.4±25.8)U/L;15例(75%)为高钾血症。给予补充液体、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后,18例(90%)存活,2例(10.0%)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存活者出院时均脱离透析,14例血肌酐恢复正常,血清酶均恢复正常。结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伴ARF时常表现为少尿型,高钾血症常见,血清酶学和血肌红蛋白明显升高有助于诊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效果良好,存活者肾功能多可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环氧化酶2(COX-2)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方法动态观察了6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OX-2活性.结果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COX-2活性急性加重期(45.23±4.16)IU/L及缓解期(21.40±5.19)IU/L明显高于对照组(7.13±3.26)IU/L(P均<0.01);在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越差,血浆COX-2活性越高,心功能Ⅳ级者(62.98±8.15)IU/L心功能Ⅲ级者(39.00±6.73)IU/L心功能Ⅱ级者(12.84±5.20)IU/L及对照组(P均<0.01);另外,在急性加重期,患者COX-2活性与PaO2(5.08±2.65)kPa和pH值(7.29±0.31)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5和-0.61,均为P<0.01),而与PaCO2(7.92±2.69)kPa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1).结论 提示COX-2可能参与了慢性肺心病的发病过程,测定血浆COX-2活性,对评估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可能有一定的意义.拮抗COX-2的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者梗死区心肌细胞内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IHC)18例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者(研究组)和15例心脏正常因车祸快速死亡者(对照组)心肌细胞中hsf1和HSP70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者心肌细胞hsf1和HSP70的mRNA表达量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hsf1和HSP70 mRNA的表达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者心肌细胞hsf1和HSP70蛋白在细胞浆和细胞核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1),其中hsf1蛋白主要在心肌细胞核内表达,HSP70蛋白主要在心肌细胞浆内表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猝死者心肌细胞内hsf1和HSP70可能共同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可能是热休克反应的另一调节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过敏性休克致死患者心脏、肺脏、肾脏、肝脏和脾脏中干扰素-γ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探讨在过敏性休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2月至2007年10月经法医鉴定中心鉴定,尸体解剖及组织学检验符合过敏性休克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65岁)。取其心脏、肺脏、肾脏、肝脏和脾脏组织;随机收集同期15例无病外伤所致的意外死亡者(男8例,女7例,年龄12-55岁)同类脏器组织作为正常对照。HE染色行病理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FN-γ表达部位。结果病理切片HE示:过敏性休克组中可见各脏器的广泛淤血,间质血管充血,肺脏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肾脏肾小球部分玻璃样变性或纤维化。肾小管上皮轻度自溶。肝脏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各脏器中IFN-γ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FN-γ可能参与过敏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减少(SLE/ITP)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SLE/ITP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治疗前后PLT、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自身抗体阳性例数变化及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体)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Sm抗体阳性率、血清ANA及抗ds-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抗RNP、SS-A、SS-B、Scl-70和JO-1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LE/ITP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3(SOCS-1/3)表达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32例MODS患者和24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淋巴细胞分离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s,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BMCs中SOCS-1/3的mRNA及蛋白表达,分析其与预后及MODS评分的关系.结果 MODS组SOCS-1 mRNA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26±0.044比0.466±0.047,P>0.05),而SOCS-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与正常组(0.814±0.045比0.479±0.021,P<0.05);MODS组中死亡者SOCS-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存活者(0.487±0.032比0.532±0.028,P<0.05),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存活者(0.787±0.029比0.838±0.040,P<0.05);MODS患者SOCS-1的mRNA及蛋白表达与MODS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1=-0.731,r2=-0.526,P均<0.01).MODS组SOCS-3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0.993±0.415比0.461±0.046,P<0.05),SOCS-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0.458±0.033比0.403±0.024,P<0.05);MODS组中死亡者SOCS-3 mRNA表达显著高于存活者(1.245±0.408比0.805±0.326,P<0.0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存活者(0.486±0.021比0.425±0.016,P<0.05);MODS患者SOCS-3 mRNA表达与MODS评分呈正相关,但不显著(r=0.468,P>0.05),SOCS-3蛋白表达与MO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83,P<0.01).结论 MODS中SOCS-1表达可能起到保护组织避免损伤的作用,其表达减少可能提示患者预后不良;SOCS-3的表达可能起损伤作用或增加组织对损伤的易感性,其表达增加可能提示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1引言鱼精蛋白是一种多肽氨基酸,常作为肝素拮抗药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伴出血倾向或外科手术前、后的患者。文献报道犤1,2犦,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注射鱼精蛋白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心脏停搏。血液透析患者使用鱼精蛋白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血液透析结束后注射鱼精蛋白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以供同道参考。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13例肾衰竭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21~62岁,中位年龄38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糖尿病肾病7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急性肾衰竭1例,后8例患者曾使用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本组中有5…  相似文献   
1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诊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或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live atypical pneumonia,IAP)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特征。方法 统计SARS患者的年龄分布和总体发病趋势;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对照,分析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64例SARS患者中21~40岁年龄段占43.75%。在出现SARS疫情后31~50d病例数达高峰,全过程约4个月。SARS患者临床表现的前3位为发热、咳嗽和咯稀白痰,约2/3患者无肺部体征。X线胸片病变进展较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以及具有传染性为SARS的临床特点。结论 SARS患者在年龄分布、发病趋势、临床表现、X线胸片、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以及传染性等方面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有所不同,掌握这些特点有利于在急诊科对本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