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与体位的关系进行生物力学研究,探讨下胫腓联合各韧带在踝关节何种体位上更容易损伤。 方法 8只(左、右各4只)新鲜成人小腿,完全暴露下胫腓联合各韧带后自踝关节上方20 cm横断,上端用牙托粉包埋模拟上胫腓关节。足底自跟骨前方横断,保留距下、距舟、跟骰关节,同样用牙托粉平行足底板包埋置于生物材料实验系统上。固定踝关节于中立、背伸(15°)、跖屈(20°)、内翻(15°)、外翻(20°)、内旋(10°)、外旋(5°)7个体位,逐步缓慢轴向加载500N和外旋方向5N.m扭矩后测出各韧带相对于中立位未受力时的长度变化,计算出各韧带的应变。 结果 下胫腓前韧带在踝关节处于内翻、跖屈位时应变最大和次最大,分别为(0.1294±0.0030)、(0.1150±0.0018);下胫腓骨间韧带也在踝关节处于内翻、跖屈位时应变最大和次最大,分别为(0.1331±0.0030)、(0.1138±0.0053);下胫腓后韧带(包括深层的下胫腓横韧带)亦在踝关节处于内翻、跖屈位时应变最大和次最大,分别为(0.0427± 0.0016),(0.0285±0.0015),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下胫腓前韧带在内翻位或内翻、跖屈复合体位(即旋后位)时应变最大因此受力最大更易损伤,同理下胫腓骨间韧带、后韧带也均在内翻位或旋后位时更易损伤。  相似文献   
2.
背景: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Ⅲ度内侧副韧带损伤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重建后短期疗效确切,但中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评估多韧带损伤重建后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40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Ⅲ度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男30例,女10例,年龄19-48岁,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于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损伤行带线铆钉修补.重建前后行Lachman试验、IKDC分级、Lysholm评分及KT-1000对患者进行主观和客观评分,以评估重建疗效.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0个月.重建后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改善, Lachman试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分级评分及KT-1000较重建前明显提高(P<0.05),提示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带线铆钉修补内侧副韧带,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短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主动脉夹层临床特点的认识水平,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分析31例主动脉夹层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占80%以上,主要首发症状为突发性撕裂样疼痛,增强CT诊断符合率高(100%)。结论以突发胸痛就诊,尤其有高血压者,必须考虑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增强CT是确诊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方法,药物治疗的首要问题是稳定高血压和控制心率,手术治疗是彻底治愈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发祥  卢峰  焦薇  柏广富 《临床医学》2009,29(12):108-109
2009年05月7日我院收治某活塞环厂氨气管道泄漏引起的急性氨中毒患者1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植物有传统的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然而目前哪种内植物治疗方法较好仍存在争议。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3种内植物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差别。结果与结论:①置入后1周、6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②置入后3,6,12个月X射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6.
115例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左心衰竭的救治经验,进一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至2010年收治的11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积极的抢救,111例患者的症状在20~60 min后得到显著改善,4例抢救无效死亡,治疗有效率达96.52%。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发病快、病情重,在抢救的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判断病情、合理有效的用药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邹明  骆宇春  柏广富  刘树坤  张焱 《重庆医学》2012,41(15):1486-1488
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该院收治的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7例,随机分为锁骨钩钢板组(A组,n=20,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及双Endobutton钢板组(B组,n=17,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锁骨钩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治疗费用、Constant评分分别为(66.0±5.8)min、(9.2±0.9)cm、(23 159.2±940.1)元、(87.9±7.3)分,与双Endobutton钢板组[分别为(100.9±7.8)min、(5.9±0.6)cm、(18 096.2±872.4)元、(93.4±6.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钩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高于双Endobutton钢板组(0.0%),P<0.05;锁骨钩钢板组Karlsson标准定性结果转化为定量数据后比较,其优良率(85.0%)低于双Endobutton钢板组(100.0%)。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较锁骨钩钢板具有手术切口小、经济,对肩关节功能干扰较少,定量或定性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均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内固定不必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贾某,女,62岁,主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肿胀、疼痛不适、活动受限,无外伤史,症状进行性加重。在本院行左膝X线片示:右胫骨外侧髁异常病变,密度不均,边缘轻度硬化,未见骨膜反应。进一步行左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图1)示:左膝关节外侧半月板见条状高信号,胫骨外侧平台关节面下可见团块状混杂信号影。全身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9.
对14例急性氨气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防治呼吸道烧伤和角膜灼伤可以明显改善愈后,加强氧疗和早期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是防治肺水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乌司他汀(ulinary trypsin inhibitor,UTI)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traumatic shock,HTS)效果的观察和疾病转归过程的研究,探讨其对HT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HTS158例随机分为用UTI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5、7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常规,肝、肾功能及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例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第3、5天的TNF-α、WBC、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白蛋白(ALB)则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MODS例数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UTI能够有效抑制细胞促炎因子的过度释放,减少组织细胞的损伤,改善微循环和灌注,阻断MODS的形成和发展,在保护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方面疗效显著,且能减少ICU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及MODS发生例数,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