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mplifiedrefractorymutationsystem ,ARMS)法是用来检测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基因已知点突变的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1 ,2 ] 。杜传书等发现的中国人中的 6种点突变中 ,占比例较高的G1388A ( 2 7.8%)、G1376T( 2 5 .0 %) [3 ] 及A95G[4] 的ARMS方法已经建立[1 ,2 ] ,而占比例较低的C10 2 4T( 5 .6 %)的ARMS方法还未建立 ,G392T( 8.3%)的ARMS方法虽已建立 ,但未经测序证实。我们建立了这两种方法 ,并经测序证实 ,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  相似文献   
2.
DMD基因内含子49上的STR-PCR产物经8%中性PAGE电泳银染显色。我们获得满意的DMD/BMD杂合子携带者的诊断。这样不但避免了同位素的应用,而且摆脱了变性PAGE中脲素对银染显色的影响,从而使DMD基因的STR—PCR技术更加简便易行,结果易于分析,利于通过STR—PCR风险单体型的分析达到快速诊断DMD/BMD患者和携带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尿粘多糖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群娣  光炜  蒋玮莹 《广东医学》1999,20(9):694-694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易于推广应用的粘多糖贮积症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以硫酸皮肤素(DS)及硫酸软骨素(CS)为标准对照,检出患者尿中的粘多糖。结果 在323名疑诊病人中检出阳性者96例,与临床相符合。结论 本法可作为临床上粘多贮积症的初步诊断及初步分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nm23-H1基因的存在状况及其转录表达水平,分析肺癌恶性转移与该基因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和半定量RT-PCR方法,以正常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为对照,观察了31例原发性NSCLC中nm23-H1基因的突变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31例肺癌中未发现1例存在nm23-H1基因突变。在20例具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nm23-H1基因mRNA表达降低14例(14/20),明显高于未发生淋巴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3/11)(P<0.05)。结论以上结果显示,nm23-H1为一种可在肺癌转移过程中发挥负调节作用的转移抑制基因,该基因表达水平可望作为一个肺癌转移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突变型α L 艾杜糖醛酸酶基因 (IDUA)cDNA ,为体外表达、鉴定突变的性质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野生型pcDNA3 IDUA为基础质粒 ,采用双引物法体外定点诱变技术 ,引入突变E40 4X。【结果】突变区域经PCR SSCP和测序证实诱导突变成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突变型IDUAcDNA ,可用于下游的体外表达 ;此定点突变技术具有简便、诱变效率高等优点 ,是体外构建突变型基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DMD基因转录与逆转录PCR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79个外显子与78个内含子构成的DMD基因在基因组DNA上跨越2400kb,其中98%的内含子DNA序列大部分尚属未知,导致在基因组水平上全面系统地研究DMD基因的结构及其突变存在重重无法克服的困难。而79个外显子构成的mRNA只有14kb,对其加以详细的研究则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对DMD基因转录子及其逆转录子(mRNA与cDNA)的研究,我们才知:(1)正常DMD基因跨越2400kb,拥有3个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检测中国人粘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IDUA基因(IDUA)突变.[方法]采用PCR-SSCP、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技术对35例粘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的IDUA第2、6、7、8、9和10外显子及其相邻区域进行突变筛查.[结果]本研究筛查出7种突变,均为单碱基置换.一内含子区突变nt1486C→T;一中性突变nt1945G→C;1种无义突变E404X;4种错义突变F198L、L218V、A361T和V454I.[结论]中国人IDUA在第2、6、7、8、9和10外显子区存在突变.在上述检测到的7种突变中,A361T国外已确定为多态性,E404X国外已报道为重型突变.而nt1486C→T、F198L和L218V和V454I为我们首次发现和报道,可能为新突变,但其突变性质还有待于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9.
由79个外显子与78个内含子构成的DMD基因在基因组DNA上跨越2400kb,其中98%的内含子DNA序列大部分尚属未知,导致在基因组水平上全面系统地研究DMD基因的结构及其突变存在重重无法克服的困难。而79个外显子构成的mRNA只有14kb,对其加以详细的研究则成为可能。正是由于对DMD基因转录子及其逆转录子(mRNA与cDNA)的研究,我们才知:(1)正常DMD基因跨越2400kb,拥有3个启动子,转录子的拼剪类型存在组织特异性及发育阶段特异性以及大量的外显子与内含子界限的确定;(2)突变DMD基因编码大量异常的剪接子,这些剪接子往往涉及一个或邻近的几个外显子的缺失或重复。同时出现了单一碱基置换或缺失的转录子,导致同义突变、错义突变、终止密码突变及移码突变的发生。本文就DMD基因转录及逆转录PCR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反转录与套式PCR技术在DMD/BMD杂合子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外周血为标本提取细胞质总RNA,应用DMD基因的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反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了10个DMD/BMD家系。结果在4个家系中发现6个患者获得较短的PCR片段,其中在2个家系中发现部分女性同时获得正常大小和相应较短的PCR片段,而得到了满意的患者和杂合子携带者的诊断。该法有利于DMD/BMD患者、尤其是杂合子携带者的确诊,为产前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