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实时荧光PCR技术定量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并用该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方法用QIAamp血液DNA抽提试剂盒提取61例乳腺癌患者和25例健康妇女血浆循环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SYBR Green I染料法)进行定量,结果用设定临界域值时的循环数的值(Ct值)表示,并对定量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Ct值(27.71±1.41)显著低于健康对照(30.37±1.32,P<0.001),说明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结论应用实时PCR技术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有可能成为一种无创性乳腺癌分子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唯一  吴敏  杜朝红 《淮海医药》2009,27(6):560-56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并向年轻化发展,35岁以下的病例逐渐增多。随着乳腺癌手术后生存率的提高,年轻乳腺癌患者更注重形体美和生存质量。本文就我院进1年来收治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的实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宫颈癌患者应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进行PET/CT显像检查的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18F-FDG对75例宫颈癌患者行PET/CT显像定性诊断,显示肿瘤部位及范围,同时进行全程的护理配合,包括检查前的心理、饮食及药物等护理;检查中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结果 PET/CT图像清晰,能清晰观察到宫颈病变及其转移灶.结论 完善及有针对性的全程护理是PET/CT检查获得高质量图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健全破伤风抗毒素(TAT)注射的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方法 通过强化护理法规学习,细化TAT注射的操作流程,护士工作中把好“三关”,常还“三心”,鼓励患者共同参与,进一步完善TAT注射的安全管理.结果 护患共同重视TAT注射的风险,护理操作各环节流程规范,TAT注射的安全.结论 完善TAT安全管理是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血浆循环DNA定量,并讨论血浆循环DNA检测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61例乳腺癌患者、33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为材料,用Qiagen纯化柱提取血浆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SYBR Green I染料法)对血浆DNA水平进行检测,DNA水平用临界域值时的循环数(Ct值)表示,并应用ROC曲线分析血浆循环DNA定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乳腺癌血浆循环DNA水平(27.71±1.4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30.37±1.32)和良性对照(29.7±1.12)(P<0.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和0.837。循环DNA水平与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年龄及雌激素受体状况均无相关性(P>0.05)。术后乳腺癌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显著下降,其中复发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结论:血浆循环DNA水平对于乳腺癌诊断和预后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5a来,我院收治的164例出血创面治疗上,通过与明胶海绵对照实验得出,ZT胶止血时间短,创面修复效果优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大都已是中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关键。数字化X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我院自开展乳腺钼靶X线检查项目以来(2007年12月-2008年11月)检查例数共2587人次,其中临床触诊阴性,仅因乳腺钼靶X线检查发现乳腺微小病灶者24例。我们对这24例进行了乳腺内微小病灶铝靶下引导穿刺的定位与活检。现将相关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