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恶性睾丸间质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 ,70岁 ,未婚。右侧睾丸肿大 3年半。查体 :右侧阴囊肿大 ,V =10cm× 8cm× 6cm ,表面光滑囊性感 ,透光试验 (- )。手术所见 :右睾丸肿大 ,表面静脉丛状曲张 ,与皮肤及左侧睾丸无粘连 ,右侧精索增粗。病理检查 巨检 :右侧精索增粗 ,直径达 1.2cm ,切开 ,睾丸增大V =8.5cm× 6cm× 5cm ,实性 ,灰白间灰黄色 ,质脆 ,肿瘤包膜不完整。精索增粗与附睾粘连。镜检 :肿瘤境界不清楚 ,肿瘤细胞弥漫呈大小不一团或巢状分布 ,间质少并富于血窦 ,呈肝癌样结构 (图 1)。瘤细胞不规则类圆形 ,大小较一致 ,大部分细胞胞浆宽 ,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在前列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研究CyclinD1在5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CyclinD1在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中均阴性表达,在57例前列腺癌组标本中,CyclinD1阳性率为38.60%,2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Gleason评分<7分组阳性率28.57%,Gl-eason评分≥7分组阳性率54.55%,2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x2=3.845505,P <0.05)。说明CyclinD1与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yclinD1表达的阳性率和强度随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检测CyclinD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以较好地为临床诊断、分期、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 ,2 9岁。右面部颧骨外肿胀 3个月 ,不伴疼痛。手术所见 :肿瘤位于皮肤真皮浅层及皮下 ,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 ,约 2cm× 2cm× 2cm大小 ,切除肿瘤及表面部分皮肤送病理。病理检查 巨检 :扁圆形肿物一个 ,2cm× 2cm× 1 2cm大 ,表面光滑 ,附部分皮肤表皮组织 ,无溃疡形成。切面肿物呈实性 ,位于皮肤真皮浅层及皮下 ,质中 ,呈灰白色结节状 ,未见明显包膜和出血坏死。镜检 :肿瘤细胞呈宽条索状或巢状分布 ,肿瘤细胞团之间有较明显的纤维间质。瘤细胞较小 ,大小基本一致 ,呈促纤维化小细胞肿瘤结构 (图 1)。肿瘤细胞呈圆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识别新的肿瘤相关粘蛋白抗原的单抗,为阐明胃肠癌粘液糖蛋白的表达规律进而为胃肠肿瘤的预后,分型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牛颌下腺粘蛋白(BSM)为免疫原免疫小鼠,以免疫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建立杂交瘤细胞株,用有限稀释法克隆化,间接ELISA及间接ELISA结合神经氨酸酶消化筛选克隆,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记(Western-Blot),间接ELISA结合热处理,胰蛋白酶消化,过碘酸氧化以及稀碱处理去除O-乙酰基等方法进行抗体的鉴定,以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两株抗体对68例胃癌和55例肠癌粘蛋白糖链抗原的标记情况。结果 两株抗体分别命名为5E2和6C10,Western-Blot显示两株抗体均只与分子量大于220kDa的PAS染色阳性条带反应,两株单抗与BSM的反应都对热处理,胰蛋白酶消化,过碘酸氧化,神经氨酸酶消化等处理敏感,5E2还对稀碱去除O-乙酰基敏感,6C10可以部分吸收sialyl-lewis^a。单抗6C10在早期胃癌及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52.9%,进展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14.0%和22.9%;在结肠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30.9%和83.8%。单抗5E2在胃早期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16.7%和41.2%。在进展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42.0%和37.5%;在肠癌及其癌旁的阳性率分别为69.1%和91.9%。结论 初步认为单抗5E2和6C10是两株以不同的唾液酸化多糖为抗原表位的单抗,单抗5E2可以用于研究肠癌O-乙酰化唾液酸的组织分布,单抗6C10有望成为研究胃自然史中粘蛋白表达规律及其应用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两类酸性粘蛋白糖链抗原在肠型胃癌自然史各阶段的表达规律,为肠型胃癌自然史研究提供参考指标。方法:用唾液酸化粘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5E2,6C10和硫酸化粘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H5进行高发区胃癌和癌前疾病组织的LSAB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mcAb5E2和McAb6C10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与腺泡上皮细胞胞浆内容物反应,在肠化生,异型增生组织与杯状细胞空泡反应,在胃癌组织与癌细胞胞浆反应,McAbAH5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肠化生组织与间质组织反应,在异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与腺上皮细胞胞浆反应,McAb5E2在怕型胃癌自然史各阶段组织检测的阳性率;慢性浅表性胃炎组为40.0%,重度肠上皮化生组为63.0%,早期胃癌组为16.7%,进展期胃癌为42.0%,McAb6C10的阳性率为5E2类似,McAbAH5在异型增生组阳性率为9.8%,早期胃癌组为83.3%,进展期胃癌组为84.0%,结论:两类粘蛋白的三株单克隆抗体可以反映出肠型胃癌自然史中从肠上皮化生到癌,唾液酸化粘蛋白的表达逐渐下降,而硫酸化粘蛋白抗原的表达逐渐上升的表达规律,这三株抗体可以做为肠型胃癌自然只研究的新工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