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快速CRP与WBC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曾敬波  黄文清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719-1720
目的:快速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1318例门诊患儿外周血中CRP含量和209例住院患儿血清中CRP含量。结果:1318例门诊患儿外周血中CRP含量有35.9%增高,其中CRP与白细胞(WBC)同时增高的患儿占10.4%,有54.6%的患儿CRP与WBC均在正常范围。209例住院患儿,133例患儿有明确病原学诊断。其中60例细菌感染患儿血清CRP值均>32mg/L,而34例病毒感染的患儿血清CRP检测最高值不超过31mg/L。结论:快速CRP检测有助于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甄别与判断,当患儿外周血中CRP含量与WBC同时增高时(10.4%)应予以高度重视,当患儿外周血中CRP含量与WBC均在正常范围时(占54.6%)可不必使用抗生素治疗,或视临床表现,给予适当处理。当患儿血清CRP含量在13mg/L~31mg/L之间,感染病原可能有细菌、肺炎支原体或病毒中的一种,不必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患儿血清CRP检测结果>30mg/L可视为细菌感染的阳性指示,应主动采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基因cDNA1311C→T复合 11内含子 93T→C的突变与G6PD缺乏的关系。方法 运用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筛查G6PD患者 ,以定量法确诊 ,运用PCR SSCP筛查 11外显子异常的标本 ,以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 (ARMS)法鉴定 1311C→T突变 ,DNA直接测序 1311突变标本的 11外显子和 11内含子。结果 在 12例 1311突变的标本中 ,在 11内含子的93位均发现有T→C突变。结论 cDNA1311C→T突变同时合并 11内含子的 93位T→C突变可能是G6PD缺乏患者酶活性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或血浆中假性胆碱酯酶(PChE)的检测对肝脏疾病的诊断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定量测定136例肝病患者血清中PChE含量,以500例健康体检者(排除肝病和药物)为对照,并对2例慢性肝炎患者动态测定PChE与ALT、AST、ALB进行比较。结果①肝脏疾病时血清或血浆中PChE比正常对照组有明显降低②动态测定PChE与ALT、AST,ALB,显示ALT、AST比PChE恢复快,PChE降低与肝病变程度有关,与血清ALB平行。结论血清或血浆中PChE的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有明显的诊断意义。PChE降低与肝病程度成正比,持续降低预后不良,PChE测定应列入肝功能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982年10月5日~15日在兴宁县附城幼儿园、小学、中学(初中学生)共21间学校11,007人中进行血红蛋白病的群体普查,发现异常首证者303例‘占27.54‰。普查中发现携带异常Hb首证者54人(51户),男29人,女25人,其中HbJ组16人(15户);HbK组31人(29户);HbG组3人(3户);HbD组1人(1户);HbE组3人(3户)。异常Hb发生率为0.49%。发现异常Hb五组中以HbJ和HbK组发生率最高。其中有1例HbG复合α-地中海贫血(CAM电泳出现HbH和HbG的异常区带)。  相似文献   
5.
广东客家人 G6PD基因突变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广东客家人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glucose- 6 -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 PD)遗传多样性。方法 应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法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并结合 DNA测序技术 ,确定客家人 G6 PD基因突变型的类型及频率。结果 在客家人中发现 G6 PD c DNA1388(G→ A)、1376 (G→ T)、95 (A→ G)、392 (G→ T)、10 2 4 (C→ T)及 1311(C→ T)复合 11内含子 93位 (T→ C)的突变。结论  G6 PD基因 c DNA1388(G→A)、1376 (G→T)、95 (A→ G)、392 (G→ T)、10 2 4 (C→ T)、1311(C→T)复合 11内含子 93位 (T→C)突变是共同存在于中国人群中的 G6 PD基因突变型。c DNA1388(G→A)、c DNA 1376 (G→ T)是客家人群中最常见的 G6 PD基因突变型。在广东客家人群中未发现新的 G6 PD基因突变型。  相似文献   
6.
堵孔是血细胞对数仪最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像F-800系列及类似通过微孔滤片进行计数的血细胞计数仪,在日常工作中常因“堵孔”的发生而造成计数失败。为此,应如何进行处理和预防“堵孔”的发生,是众多用户较为关注的问题,根据我科多年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产生“堵孔”的因素分析1.1大颗粒性物质的存在是易诱发堵孔的原因之一,其主要因素有:尘埃污染、棉花纤维、纸屑、血液凝固后的小血块等,这些物质的存在,往往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故可在实验时预测到。盈.2非颗粒性物质存在而引起的堵孔现象,在实验中也常碰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