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持续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80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持续健康教育。依据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 ESCA)、自制自我管理能力调查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水平进行评价。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ESCA 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ESCA总分为(122.1±11.7)分,生活质量总分为(47.1±4.2)分,均高于对照组(106.0±10.3),(34.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92,8.926;P<0.05), ESCA 4个维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健康教育能够提升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观察210例口服奥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痛1周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NRS评分法,完全缓解中度疼痛的有87.5%,完全缓解重度疼痛有72.5%。奥施康定作为一种新型的强阿片类镇痛剂,配合精确的控释技术,起效快,用于缓解持续的中度到重度疼痛,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眩晕、尿潴留,个别可能出现精神错乱、甚至呼吸抑制等。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使止痛效果事半功倍,护理人员要在宣教、安全用药、不良反应预防方面充分发挥护理干预,严格执行三阶段止痛方案,尽早实现WHO"使癌症患者不痛"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在胃癌患者术后化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胃癌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静脉化疗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5年的转移率与存活率及局部复发情况,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5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5年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在胃癌患者术后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好,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并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对于胃癌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化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牛分枝杆菌抗原MPB70、MPB83、CFP-10和ESAT-6的融合表达及相关特性分析。方法应用PCR方法从牛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组中扩增获得mpb70、mpb83、cfp-10和esat-6四个目的基因片段。采用重叠延伸剪接技术(splicing by overlapextension,SOE)获得融合基因cfp10-esat6和mpb83-cfp10-esat6,将mpb70和mpb83-cfp10-esat6串连于载体pUC19-Linker上,再将mpb70-mpb83-cfp10-esat6连于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70-83-C10-E6。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获得以可溶形式表达的融合蛋白。用Ni2+亲合层析法纯化该融合蛋白。结果经ELISA验证该融合蛋白能分别与抗原蛋白MPB70、MPB83和CE(cfp10-esat6)的多抗反应,说明该融合蛋白具有四个抗原蛋白的免疫学活性。Westernblot分析显示:该融合蛋白能与抗牛分枝杆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牛其它疾病的阳性血清不反应。热稳定性试验证明该融合蛋白属于热稳定性蛋白。结论融合表达了牛分枝杆菌的四种特异性抗原蛋白,该蛋白具有单个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抗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RA)门诊随访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110例RA门诊随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药物不良反应、关节功能锻炼、日常生活保健四项预见性护理,分别于随访3、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的负性因素差异及RA病情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6个月的负性因素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3、6个月,观察组心理抑郁状况、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降低了RA患者负性因素影响,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提高了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3种PICC体外测量的置管长度,探讨最佳的测量方法.方法 分析446例成功行PICC的患者资料,根据体外测量方法分为3组.A组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为置管长度;B组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2 cm为置管长度;C组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3 cm为置管长度.分析3组患者的X线定位结果、置管长度及导管漂移情况.结果 C组置入理想位置的概率为61.8%,高于A组和B组,置管期间无发生导管漂移,其置管理想位置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加3 cm为置管长度的体外测量方法较准确,可提高PICC置入理想位置的成功率,且置管比较安全,不易受活动影响发生导管头端漂移.  相似文献   
9.
杨婉仪  麦银琴  陈少敏  曹莎 《护理研究》2012,26(32):3026-3027
[目的]探讨在透明贴膜上涂药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局部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PICC置管后出现局部过敏性皮炎的病人45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999皮炎平乳膏涂擦,其中实验组在透明贴膜外面涂药,对照组在皮肤上直接涂药。[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脱管率(8.7%)低于对照组(68.2%)。[结论]在透明贴膜外面涂药,通过渗透作用,对治疗PICC置管后轻中度过敏性皮炎有一定疗效,同时可防止导管脱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