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两组条件相似的颅脑损伤患者共40例进行随机配对的前瞻性研究;其中治疗组于入院后24h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采用6000U/次,皮下给药,隔日1次共2w。对照组不给予rhEPO处理,其他处理同治疗组,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组患者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并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脑脊液谷氨酸含量及预后有明显差异,治疗组脑脊液谷氨酸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预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使用rhEPO可减轻损伤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对颅脑损伤患者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和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危险因素及发病原因进行探讨。结果GCS评分低、脑挫裂伤程度重、甘露醇治疗、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年龄大以及开颅手术后与ARF显著相关,属于风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F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颅内病变定位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外科导航技术,使颅内病变定位非常精确,但其价格昂贵,基层医院难以普及。为了使颅内病变体表定位更精确,开颅手术时尽可能缩小手术切口,减少不必要的脑损伤。在术前必须精确标记出病变的体表位置。我们自制了一种环行的定位装置。使用方便。 1 材料与方法 1.1 制作材料 应用于血管内治疗的旧导管一根,截取约5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脓毒症病人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的影响,观察胰岛素对脓毒症病人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方法:将48例脓毒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病人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严格控制在5.0~7.0 mmol/L。对照组病人常规治疗,血糖控制在10.0~11.9 mmol/L。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浆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血浆D-乳酸水平和DAO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能降低脓毒症病人肠道黏膜通透性,减少肠道细菌移位,改善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闭式引流术后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新忠 《新医学》2001,32(6):372-372
1引言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系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发病率为1/10万至2/10万,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治疗方法从初期的保守治疗改进到现时的钻颅冲洗闭式引流术。此法是目前较为肯定的治疗方法,具有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优点。但在临床实践中,钻颅冲洗闭式引流术有不可低估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就其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探讨。2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显微改变根据电镜观察,硬脑膜内层含大量毛细血管网、纤维结缔组织及上皮细胞,易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蛛网膜则缺乏这一特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外侧膜于伤后第四日至第五日由硬脑膜内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对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对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SIR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分析不同SIRS评分等级与不同APACHE Ⅱ评分等级患者的病死率,评价SIR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SIRS评分与APACHE Ⅱ评分分值的增加,病死率也增加。结论SIRS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一样,可以预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且数据简便易得,是一个简单、独立的评分标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接受脑外伤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同时于入院后24 h开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共2周。2组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伤后6个月时的疗效,并测定治疗后7、15 d脑脊液谷氨酸、IL-6含量,于治疗后1个月记录清醒例数及平均清醒时间,于入院24 h、7 d、24 d测定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机制。结果:依达拉奉组谷氨酸、IL-6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预后优于对照组(P<0.01)。2组均无凝血障碍及肝肾并发症。结论:依达拉奉可减轻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脑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DS的危险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GCS评分低、脑挫裂伤程度重、发生呕吐误吸、胸部外伤、年龄大以及开颅手术后者ARDS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与ARDS显著相关,属于风险因素。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ARDS的危险因素,尽早做到ARDS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慢性硬膜下血肿为神经外科常发病 ,发病率为1~ 2 / 10万[1] ,其治疗方法不断改进。由保守治疗 ,钻颅术 ,锥颅术到目前被认为肯定的治疗方法是钻颅冲洗闭式引流术 ,为简单、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钻颅冲洗 ,闭式引流是一种精细手术 ,有不可低估的严重并发症 ,就其原因和预防方法进行探讨。1 慢性硬膜下血肿闭式引流术后并发症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1 1 气颅形成原因 :( 1)用生理盐水冲洗血肿腔时 ,把空气注入腔内 ,术毕缝合切口时 ,又未将空气排出 ;( 2 )拔除引流管时 ,少量空气依脑搏动的抽吸作用进入或负压引流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