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将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用于大肠癌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本文针对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于洪波  徐德魁 《实用新医学》2007,8(12):1070-1071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针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需住院治疗的CAP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43例)和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42例),疗程7~14天。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胸部X线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比。结果莫西沙星针剂治疗CAP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同。CAP患者对莫西沙星有较好的耐受性,且依从性好。结论单独应用莫西沙星针剂可作为CAP的经验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功能异常的常见病因。方法 2011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202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常规进行病因筛查。结果 在202例住院的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脂肪性肝病(NAFLD)62例(30.7%)、药物性肝损害(DILI)56例(27.7%)、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18例(8.9%)、嗜肝病毒感染18例(8.9%)、肿瘤9例(4.5%)、肝硬化11例(5.5%)、胆道系统感染11例(5.5%)、非嗜肝病毒感染1例(0.5%)、中毒1例(0.5%)、营养不良2例(1.0%)和病因不明13例(6.4%);青年组NAFLD、DILI和嗜肝病毒感染构成比分别为49.4%、16.9%和10.8%,中年组DILI、脂肪性肝病和AILD构成比分别为34.3%、25.4%和10.5%,老年组DILI、AILD和肿瘤构成比分别为36.5%、15.4%和13.5%;男性NAFLD、DILI和嗜肝病毒感染构成比分别为43.6%、20.0%和15.8%,女性DILI、脂肪性肝病和AILD构成比分别为35.6%、17.8%和14.9%。结论 导致肝功能异常的病因较多,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人群常见病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例资料。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肉眼血便,排便习惯改变;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高,CEA和CA19-9增高,肿瘤以溃疡型、腺癌、中分化程度、DukesB期多见。结论:有结直肠癌相关表现的患者应及时就诊,有望实现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经根治手术治疗后,DukesA、B和C期的5a生存率分别约为80%、65%和30%,D期预后差,因此对结直肠癌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实现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82例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倒资料.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肉眼血便,排便习惯改变;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率高,CEA和CA19-9增高,肿瘤以溃疡型、腺癌、中分化程度、Dukes B期多见.结论:有结直肠癌相关表现的患者应及时就诊,有望实现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回顾杜氏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检查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杜氏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出血量大,易反复发作,急诊胃镜多可发现病变,可行胃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结论:对发生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并且反复发作的患者要及时行胃镜等检查,减少杜氏病的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合并结核菌感染的特点,减少漏诊误诊。方:去:观察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合并结核菌感染4例治疗前后的表现,并对比。结果: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合并结核菌感染时症状不典型,病原学检查及PPD试验多阴性,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但影像学检查肺浸润持续存在,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结论: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不好时,要复查肺X线或CT,必要时给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助于临床诊断,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0.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针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组(43例)和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奇霉素42例),疗程7~14 d。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进行X线胸片和实验室检查并对比。结果:莫西沙星针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对莫西沙星有较好的耐受性,且依从性好。结论:单独应用莫西沙星针剂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可选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