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尿结石患者疾病认知及碎石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将166例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2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病情认知评分、遵医行为评分、1次成功碎石率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尿结石认知评分、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次成功碎石率为90.36%,略高于对照组的84.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复查,对照组复发4例(4.82%),观察组无1例复发。观察组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结石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进患者积极进行预防性治疗,降低尿结石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分析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应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及结论对我国此类病人进行一定程度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膀胱癌行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肿瘤(UTUC)患者根治术后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 85例UTUC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输尿管膀胱开口袖套状切除术治疗,术后部分患者给予规范化膀胱药物灌注化疗。术后进行跟踪随访,统计85例患者无瘤生存期及3年无瘤生存率,分析无瘤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 85例患者随访36~6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2.6个月,无瘤生存时间19~63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38.5个月,3年无瘤生存率为54.12%。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吸烟史、多发性灶、TNM分期均为影响UTUC患者根治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是根治术后无瘤生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吸烟史、多发性灶、高TNM分期均不利于延长UTUC患者根治术后无瘤生存期,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有助于提高无瘤生存率,临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蔡曾琴  马莉  彭胤琼  刘玲  冉磊  黄映勤 《重庆医学》2018,(6):748-749,752
目的 探讨裁剪无菌透明敷贴与未裁剪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之留置时间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8-12月住院患者236例,住院号尾数是奇数的设为试验组(119例);住院号尾数是偶数的设为对照组(117例).留置针型号为18GA,穿刺1次成功,输液疗程大于5d,试验组用裁剪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将延长管完全暴露于敷贴外,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留置针敷贴固定方式.记录两组留置针留置24、48、72、96、>96 h因回血堵管率、平均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留置48、72、96、>96 h回血堵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留置时间(72.12±3.25)h,对照组(59.34士3.7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7例静脉炎,对照组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裁剪的无菌透明敷贴固定留置针减少了回血,降低了留置针因回血凝固的堵管率,延长了留置针使用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且不增加静脉炎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一例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伤口感染伴淋巴液漏患者的伤口护理。方法伤口护理前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心理状态、伤口局部与周围血管组织的解剖关系、伤口处理的风险因素等全面评估;由医生主导,伤口护士、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医患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伤口处理过程中,运用新的湿性愈合理论,根据伤口特点,针对性采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曼多夫、金因肽等湿性敷料,有效地控制伤口感染和淋巴液漏、去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结果通过14d换药处理,患者伤口全部愈合,顺利出院。结论伤口处理前进行全面评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根据伤口特点采取正确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风险,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何其英  柳焱  范冬萍  彭胤琼 《华西医学》2012,(10):1538-1539
目的总结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术在后深部窦道伤口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例深部窦道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采用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进行伤口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7例患者经过3~5d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拔管后2~3d伤口闭合,上皮覆盖,伤口全部愈合。结论采用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深部窦道伤口感染,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回肠膀胱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科对146例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均实施了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床上活动的护理方法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实验组在采用床上活动的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在患者手术完毕回到病房后6小时后开始咀嚼口香糖,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2片,每次时间15分钟,直到肛门排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发生腹胀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4.633,P<0.001),实验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咀嚼口香糖有助于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咀嚼口香糖是一种价廉、方便的促进肠道蠕动、恢复肠道功能的方法,可作为术后辅助回肠膀胱术患者康复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男性开放性尿道手术术前泡洗的规范化时间。方法 将36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应用0.1%聚维酮碘(艾利克)进行泡洗,B组应用0.1%艾利克+1.6%盐水进行泡洗,C组应用1.6%盐水进行泡洗;分别在患者的阴茎中份、阴茎阴囊交界部、阴囊根部3个部位进行采样,并且进行泡洗前、泡洗1 d后(泡洗5次后)、泡洗2 d后(泡洗10次后)3个时间点的菌落数的对比分析。结果 阴茎腹侧中份取样对比发现,A、B组分别在泡洗2 d后与泡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0和0.007),菌落数下降;3组在泡洗前与泡洗1 d 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茎阴囊交界处取样对比发现A、B组在泡洗前与泡洗2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14),泡洗2 d后菌落数降低; A组泡洗前与泡洗1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C组泡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阴囊根部取样对比A、B组泡洗前与泡洗2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P=0.002),B组在泡洗前与泡洗1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泡洗后与泡洗前比菌落数下降。C组泡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放性尿道手术的术前会阴部泡洗对减少局部细菌菌落数有效,建议泡洗时间2 d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