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院对住院病人健康教育进行质量评估的做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 ,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为保证健康教育质量 ,达到促进健康的目标 ,我们对住院病人健康教育的质量进行了评估 ,现介绍如下。一、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一 )建立质量评估的组织体系 :由专职人员组成质量管理办公室 ,负责各项护理质量的评估 ,并与科护士长、病房护士长一起 ,形成三级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我们将健康教育列为护理质量评估的基本内容之一 ,占质量总分的 15 %。(二 )制定用于健康教育质量评估的内容及标准 :共 2 0项 ,其中包…  相似文献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肢体功能锻炼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肢体功能锻炼的状况 ,探讨通过采取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体能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试验组是在对照组的常规监护和护理的基础上 ,给予有计划的 7d上肢和下肢功能锻炼。结果 :虽然对照组与试验组身体周径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但试验组患者上肢的握力增加 ,下肢的抬腿时间延长 ,锻炼也未影响呼吸功能 ,呼吸机的参数也是趋向撤离呼吸机的方向。结论 :肢体功能锻炼能保持和提高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的体能 ,使患者尽早脱离呼吸机 ,减轻其经济负担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护理与护士情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疗服务竞争的日趋激烈,各医院都开展了“以人为本”的服务。人性化护理对护患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注重患者的情绪和感受,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配合护理活动;要求护士更多地接触患者,自觉、主动地发现患者的问题,从而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和服务。要在护理服务中体现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护士的情商是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情商是情感能力商数的简称,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5.
张香娟 《黑龙江医学》2013,37(3):197-199
为避免患者坠床、创伤、抓伤和非计划性拔管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对ICU的患者常采用物理约束与药物镇静相结合的方法来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而目前临床上最为推广应用的约束方法仍存在弊端,通过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制定出符合ICU患者的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措施,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医疗护理的质量,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与配合,共同协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护士灾害护理的知识水平和对灾害护理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灾害护理知识问卷调查了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内科、外科、急诊和监护室共296名护士,问卷分为一般资料、知识和态度3个部分,知识分为检伤分类、现场救援、安全转运、院内救治、卫生防疫、心理护理6个维度.[结果]灾害护理知识总分21.09分±3.14分,6个维度中现场救援得分相对最高,而安全转运、卫生防疫相对较低;有灾害救援相关经验的知识水平高,职称、学历、工作年限与知识水平无关;绝大多数的护士能够认识到灾害护理知识的必要性(92.91%),对灾害护理的继续教育抱有积极的态度(96.63%),并且愿意参加实际的灾害护理工作中去(97.97%);护士自评的激励因素主要是"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能够体现自我价值",顾虑因素主要有"知识水平有限"和"家庭因素".[结论]灾害救援相关经验能够促进知识水平的提升,需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实施鼓励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系,规范上报程序,进行事件分类并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形成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良性循环,促进了护理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营造了和谐安全的护理文化。  相似文献   
8.
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以是同一根静脉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静脉感染。静脉炎的出现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国外文献[1]报道,通过培训护士对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文献研究,并由此对防止静脉炎提出有针对性建议,使静脉炎发生率从33.5%降到了20.9%。可见,为了更全面有效地预防输液性静脉炎,明确引发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性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静脉炎评估静脉炎诊断标准[2]:①红肿型:静脉周围有红肿,沿静脉走行发红、触痛;②硬结型:静脉节段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2危险因素2.1化学因素:化学因素有输入各种具有刺激性溶液、药物及非生理性pH液体输入。特别是20%甘露醇为高渗透性的组织脱水剂,要求滴速快,使用间隔时间短,而且表浅静脉反复使用,使静脉壁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药液渗透机会,不仅威胁血管周围组织,同时加重血管的炎性刺激,造成静脉炎发生。输入化疗药物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7.65%[3],如榄香烯...  相似文献   
9.
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香娟 《中原医刊》2005,32(3):50-51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情况。方法:本科对30例肺叶或全肺切除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术前和术后呼吸功能的训练和指导。术前指导,深呼吸训练,正确咳嗽方法,胸部叩击,呼吸道湿化,协助排痰,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等措施。结果:通过以上措施改善了患者由于术后麻醉、疼痛、无力咳嗽而导致的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减少了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做好呼吸的管理工作是预防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一项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36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呼吸衰竭的治疗中 ,由机械通气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甚多 ,其中非计划性拔管 (未经医护人员同意 ,病人将插管拔除或插管脱落 ,包括医疗操作脱管。)是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 。只有充分认识其发生的原因 ,并提出预防方法 ,才能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 1993年 1月~2 0 0 0年 10月经机械通气治疗发生的非计划性拔管36例临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 2 5例 ,女性 11例 ;平均年龄(5 7± 19)岁 ;COPD合并呼吸衰竭 2 6例 ,支气管扩张合并呼吸衰竭 5例 ,重症哮喘 5例。1.2 救治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 ,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