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构建HSP 65蛋白的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并与BCG相比较,评价这两种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学特性.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中扩增出hsp 65基因,连接进入pMD18-T载体中,测序后,利用不同酶切位点将完整的hsp 65基因分别克隆到pProEX HTb原核表达载体和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前者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后,用Ni-NT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后者通过阳离子聚合物瞬转P815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HSP 65蛋白的表达.用上述原核表达蛋白和真核质粒(分别为亚单位疫苗和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ELISA测定特异性抗体的滴度,MTT测定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指数.结果:获得的结核分枝杆菌hsp 65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完全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M<,r>约65000处有与鼠抗HSP 65 mAb和临床结核患者血清的特异性结合带;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转染重组质粒的P815细胞的表达蛋白与HSP 65 mAb有特异性结合.两种疫苗免疫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经蛋白刺激后可引起脾淋巴细胞特异性增殖.结论:所构建的两种疫苗能引起免疫动物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应进一步研究其抵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保护力机制,以用于结核病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Hsp65与hIL-2的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及保护力.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Hsp65与hIL-2的融合蛋白,通过Ni-NTA亲合柱纯化后的蛋白经鉴定后,与佐剂DDA和MPL联合免疫小鼠,连续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最后一次免疫结束后两周,分离5只小鼠脾淋巴细胞,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指数,IFN-γ和IL-2水平,以及特异性淋巴细胞杀伤功能,其余5只免疫小鼠用于MTB毒株攻击实验.结果 获得融合蛋白可分别与抗Hsp65和抗hIL-2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小鼠脾淋巴细胞被有效活化,诱导产生的γ-IFN和IL-2的水平以及CTL杀伤功能均显著高于BCG和单纯Hsp65免疫组(P<0.05).融合蛋白免疫组可有效抵抗MTB毒株攻击,脾脏细菌数显著减少(4.36±0.48),提供的保护力与BCG相当(4.30±0.53).结论 Hsp65与hIL-2的融合蛋白是一种有效的亚单位疫苗,可用于TB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 只,选取10 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予一次性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抽取48 只模型大鼠,分为电针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和模型组各12 只。造模后4 周、8 周,测试各大鼠摆尾阈值、血清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造模8 周时,电针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SOD 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MDA 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联合组明显优于电针组、依达拉奉组(P<0.01)。结论电针及依达拉奉均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方法:对78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为6周,采用简明智能状态检查(MMSE)、老年痴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治疗中采用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对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疗效可靠,有效率87.2%,不良反应症状轻微。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不完全性肠梗阻(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IO)模型,探究白萝卜提取物(Raphanus sativusextract,Ecr)对肠梗阻大鼠回肠慢波活动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组),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肠梗阻组(IO组),肠梗阻+白萝卜组(IO+Ecr组)。IO组和IO+Ecr组采用非贯穿肠管的方式,末端回肠套环建立不完全性肠梗阻大鼠模型,S组和C组行开腹术及用套环穿透肠系膜绕过肠管而不固定,N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措施。造模成功后IO+Ecr组和S组大鼠按每次100 mg/kg体质量,白萝卜提取物灌胃,IO组和C组则灌服等量的0.9%氯化钠,1次/d,分别连续给药3,5 d。最后1次给药2 h后,BL-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回肠慢波电活动。结果回肠肌电慢波活动改变情况:IO+Ecr组3d和5 d平均频率和振幅较IO组和N组均明显增加(P<0.01),3 d频率和振幅变异系数均减少(P>0.05),5 d频率和振幅变异系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白萝卜提取物通过调节回肠肌电慢波活动,对大鼠实验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有一定作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肠梗阻大鼠的胃肠动力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克隆、表达藤黄微球菌复苏促进因子(Rpf)结构域及其突变体基因,评价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PCR方法从藤黄微球菌基因组中扩增出Rpf结构域及其突变体基因E54A、E54K,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克隆入pMD-18T载体中,将测序正确的基因插入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表达蛋白,利用Rpf结构域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用GS-4B亲和层析柱纯化蛋白,将纯化的蛋白加人到休眠的耻垢分枝杆菌中测定各自的生物活性.结果 获得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及其E54K和E54A突变体基因,测序结果 与美国基因序列数据库GenBank公布的序列完全相同,突变位点与设定一致;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与文献报道一致;Western blot结果 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32 000处有与Rpf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带.通过GS-4B系统,得到纯化的GST融合蛋白,并证实Rpf结构域蛋白对休眠的耻垢分枝杆菌有一定的复苏和促生长作用,突变体E54K对耻垢分枝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 获得Rpf结构域及其2种突变体蛋白,明确其对耻垢休眠菌有复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9个月的康复治疗。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自知力恢复得好,服药的依从性、生活能力提高,社会功能有良好改善。结论:康复治疗能有效地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65(Heat Shock Protein 65),为研究结核病诊断技术提供基础。方法用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中分两段扩增出hsp65基因,将上下游基因片段分别连接进入pMD18-T载体中,序列测定正确后,通过基因内部的单一酶切位点进行连接。将完整的hsp65基因克隆到pProEX HTa载体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后,用Ni-NTA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获得的纯化蛋白与10例临床可疑结核病人血清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获得的结核分枝杆菌Hsp65基因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一致;表达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5 kDa,与文献报道相同;Western-blot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量约65 kDa处与鼠抗MTB Hsp65 mAb特异性结合带;纯化的目的蛋白与8例病人血清有特异性结合条带,2例为阴性,该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结论成功表达、纯化和鉴定了Hsp65蛋白,为其在结核病诊断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院老年危重症监护病区(ICU)患者呼吸道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为临床用药与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老年ICU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离情况与其耐药性。结果 50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350例,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感染50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合并真菌感染101例,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非敏感性情况呈上升趋势(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经统计学分析药敏趋势无明显变化(P0.05)。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中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均超过各自构成比的50%。结论老年ICU呼吸道感染患者常分离出多重耐药菌,耐药率维持较高水平,临床医生应结合实验室报告合理选药,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及管理,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0.
热休克蛋白65(Hsp65)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1],而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的细胞免疫佐剂,不仅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而且可以诱导机体的免疫反应向Th1型方向发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