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通过输血病历质量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以规范病历书写。方法本院2015—2016年输血病历中每月随机抽取30份,从用血医嘱、输血病程记录、相关文书、用血管理及审批、输血前检测、输血前后评估等6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经χ2检验,2016年度抽查的输血病历中,用血医嘱、输血相关文书、输血前检测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4%、68%、13%,与2015年度的19%、72%、16%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的临床用血管理及审批、总评的不合格率分别为3%、34%,与2015年的2%、33%相比有所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前后评估的不合格率分别为53%、51%,与2015年的50%、44%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问题查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本院输血病历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血栓弹力图评价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颈动脉支架术(CAS)后患者血小板抑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的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于CAS术前1天,试验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 mg和替格瑞洛180 mg;术后予阿司林100 mg qd,替格瑞洛90 mg bid,口服。于CAS术前1天,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 mg和氯吡格雷300mg;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75 mg qd,口服。2组患者术后均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3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个月。于CAS术后1,30 d,留取患者静脉血液样本,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患者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记录2组缺血性事件及出血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CAS术后1,30 d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对照组分别为(65.41±20.75)%,(42.66±26.34)%;试验组分别为(87.37±17.12)%,(81.91±21.18)%,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CAS的血小板抑制有效率分别为98.7%,92.0%;术后30 d,这2组的血小板抑制有效率分别为94.7%,74.7%,术后1,30 d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7.3%,1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对CAS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氯吡格雷,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116例作为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凝血指标和TEG参数的差异,分析凝血指标与TEG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急性期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最大血凝块强度(MA)、MA后0.5h血凝块减少速率(LY30)、α角、综合凝血指数(CI)与血凝块强度(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急性期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PT-INR)、反应时间(R值)、凝血块形成时间(K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LY30、α角、CI、G与PT、APTT、PT-INR呈负相关,而与FIB、D-D呈正相关;R值、K值与PT、APTT、PT-INR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FIB、D-D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在监测和评价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凝血功能中的作用显著,且对疾病转归具有重要的评定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德国Bruker 公司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和美国BD 公司的菲尼克斯100(PhoenixTM-100) 细菌鉴定仪对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 年1 月~ 2019年8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1 242 株,MALDI-TOF MS 和PhoenixTM-100 细菌鉴定仪对这些菌株进行鉴定,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并评估两种仪器的鉴定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在两台仪器均能鉴定到属水平的1 242 株细菌中,鉴定到菌种水平的一致率达85.1% (1 057 株)。在8 株肺克鼻臭亚种菌种的鉴定上,PhoenixTM-100 鉴定出6 株,MALDI-TOF MS 鉴定出2 株,两组间的鉴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6),在其他种水平上的鉴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7~4.000, 均P > 0.05)。沙门菌属均未能鉴定到种水平。结论 两种仪器都能准确鉴定肠杆菌科细菌到属水平,可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临床标本的常规鉴定,但对肺克鼻臭亚种和沙门菌属并不能精准的鉴定到种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病原体不明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各炎症指标的特点及其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初诊并住院及出院诊断为病原体不明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79例。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淋巴细胞(LYMPH)、单核细胞(MONO)、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淋和巴细胞比值(P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结果的特点及其在不同临床特征患儿中的差异。结果 63例患儿的CRP结果中升高25例、正常38例,异常占39.7%。27例患儿的PCT结果中升高5例、正常22例,异常占18.5%。48例患儿的PA结果中降低43例、正常5例,异常占89.6%。不同发热天数患儿的LM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2,P=0.043),以发热2 d患儿的LMR最高。在不同扁桃体形态的患儿中,WBC升高、正常的患儿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扁桃体2度肿大患儿中WBC结果以正常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量输血时血浆与红细胞输注比例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35例严重创伤需大量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24 h内输入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分为低比例组(65例,血浆:红细胞=1∶2~1∶1)和高比例组(70例,血浆:红细胞>1:1)。比较两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入院24 h内输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输血前,两组患者的Hb、HCT、PLT、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后,两组患者Hb、HCT、PLT、PT、APTT、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24 h后,低比例组和高比例组的Hb、HCT、PT、APTT水平与本组输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前,低比例组PLT、FIB分别为(167.63±99.60)×109/L、(1.72±1.05)g/L,高比例组分别为(142.27±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