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乳腺癌小鼠区域性局部皮内和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后瘤周淋巴结PET/CT成像的差异,评估~(18)F-FDG在肿瘤淋巴结微转移中的成像效果。方法:构建4T1原位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模型,区域性局部皮内和次日静脉注射~(18)F-FDG,进行小动物PET/CT显像,对淋巴结摄取~(18)F-FDG较高者隔日再行瘤周局部皮内注射锝硫胶体(technetium sulfur colloid,99mTc-SC)后行小动物SPECT/CT成像。显像完成后,取淋巴结组织进行H-E染色,以及上皮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局部皮内注射时,有微转移的小鼠瘤周淋巴结摄取~(18)F-FDG异常增高,ID%/g值为19.2±2.0(n=2),显著高于对照(自身对照时对侧淋巴结;ID%/g值为6.8±0.4)和无转移小鼠(ID%/g值为7.2±0.4)相同位置淋巴结(P0.001)。静脉注射时,未发现任何小鼠淋巴结摄取异常增高(ID%/g值为2.5±0.5;P=0.870)。局部皮内注射99mTc-SC时,可观测到多个腋淋巴结,其中1个瘤周淋巴结与~(18)F-FDG高摄取淋巴结位置相吻合。H-E染色和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18)F-FDG高摄取的淋巴结为发生微转移的淋巴结。结论:区域性局部皮内注射~(18)F-FDG能定性前哨淋巴结,比静脉注射法早期发现肿瘤微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2.
2004年6月~2007年9月,我院对32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行AF钉内固定术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临床上普遍存在重视手术修复,忽略术后康复的弊病,使患者的肢体功能难以恢复到最佳状态。1998年3月-2006年3月我科应用腓肠神经桥接移植治疗臂丛神经中上干损伤76例,术后积极进行康复护理干预,配合有效的锻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转铁蛋白(Holo-Transferrin,Tf)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广泛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膜表面,并被认为是抗肿瘤治疗的靶点。本研究旨在探讨99mTc-Tf-DTPA-Gd在体、无创性检测多种人源性肿瘤TfR表达情况的可行性。方法:制作10种人肿瘤细胞的BALB/c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经荷瘤鼠尾静脉注射99mTc-Tf-DTPA-Gd或Tf-DTPA-Gd 4 h后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靶本比值即靶区/肌肉组织(target-to-muscle ratios,T/M)或相对信号增强值(relative signal enhancement,rSE);显像结束后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H-score法评估10种肿瘤表达TfR水平。选用两样本t检验及Spearman分析数据。结果:10种移植瘤模型均可用于成像。注射双模态探针4 h后,有9种肿瘤摄取99mTc-Tf-DTPA-Gd,其中胶质瘤细胞U87的T/M值最高,乳腺癌细胞MDA-MB-468也有较高的T/M值;而前列腺癌细胞PC-3肿瘤几乎不摄取,T/M值接近1,与MDA-MB-468 T/M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19,P=0.002)。MRI显示,MDA-MB-468肿瘤强化明显,rSE达(154.88±8.71)%,而PC-3肿瘤为(111.3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1,P=0.001)。PC-3肿瘤几乎不表达TfR,其余9种肿瘤均不同程度地表达TfR。TfR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探针的T/M值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15,P<0.001)。结论:99mTc-Tf-DTPA-Gd可在体、无创性反映肿瘤表达TfR受体情况。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行AF钉内固定术32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007年5月,我们对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时,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飞。  相似文献   
6.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临床上普遍存在重视手术修复,忽略术后康复的弊病,使患者的肢体功能难以恢复到最佳状态[1].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由于肾细胞癌脂肪酸代谢异常升高,11C-乙酸(11C-acetate,11C-AC)PET/CT显像已用于诊断肾细胞癌,能弥补18F-FDG PET/CT显像在肾癌诊断方面的不足。然而,11C的半衰期很短(t1/2=20.4 min),极大地限制了11C-AC PET/CT显像在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本实验旨在研究肾癌摄取18F-氟乙酸盐(18F-fluoroacetate,18F-FAC)与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相关性,进而探讨18F-FAC PET/CT分子影像是否能在体监测肾癌脂肪酸代谢的动态变化。方法:50只ACHN肾癌荷瘤裸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18F-FAC microPET/CT显像组(n=6)、免疫组织化学组(n=24)和生存期观察组(n=20)。其中每组又分为2个亚组,即实验组(10 mg/kg,依维莫司)和对照组(0.9%NaCl溶液),连续处理14 d。在处理前(第0天)和处理后第5、10和15天行小动物18F-FAC PET/CT显像,定量分析肿瘤与对侧大腿肌肉每克组织放射性占注射量的百分比最大值(the maximum of the percent injected dose per gram tissue,%ID/gmax),并计算靶本比(T/M)。在上述相同时间点,分别随机处死3只荷瘤裸鼠,获取肿瘤组织,进行FA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定量计算FAS表达水平。实验期间,每隔1天测量并记录荷瘤鼠肿瘤体积大小,观察荷瘤鼠死亡时间并绘制生存期曲线。结果:根据18F-FAC PET/CT显像和定量分析,在第0、5、10和15天时实验组肾癌组织的18F-FAC摄取值%ID/gmax分别为8.087±0.792、9.708±0.792、10.285±0.751和10.859±1.100,对照组分别为8.425±0.549、10.560±0.677、12.325±0.275和13.450±0.517,均有动态增加的变化趋势,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F-FAC T/M和FAS表达也有类似的动态变化,而且相关性分析发现,18F-FAC摄取与FAS表达具有良好的正向相关性(P<0.001)。肿瘤体积变化和生存期实验表明,实验组肿瘤体积生长明显缓慢,荷瘤鼠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35 d vs 23 d,P<0.01)。结论:肾癌摄取18F-FAC与FAS表达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利用18F-FAC PET/CT实现在体监测肾癌脂肪酸代谢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
足底静脉泵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2007年10月,我们收治4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并于术后应用足底静脉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会隔离对中国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网络指数、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FRAIL量表分别评价社会隔离、认知功能和衰弱。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隔离对认知衰弱患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共有15 572名老年人纳入本研究。中国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为30.5%,轻度认知障碍、衰弱与认知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28.4%、13.4%、7.6%。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户籍类型、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自评健康状况、吸烟、饮酒、体育锻炼、水果摄入、蔬菜摄入、饮茶后,社会隔离与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风险增加有关(OR=2.079,95%CI:1.779~2.430,P<0.001)。结论 社会隔离是我国老年人认知衰弱的重要危险因素,社区及医疗卫生工作者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关系网络,降低社会隔离发生率,从而降低认知衰弱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