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院从2002年底开始,采用院前急救、急诊抢救和危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急救措施,建立了一支专业的创伤急救队伍,经过3年的运转,大大提高了医院危重型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综合性医院急救一体化运转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院急诊科进行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的研究,探讨综合性医院急救中心一体化运转的模式。即以急诊"绿色通道"为基础、集"诊、治、疗"为一体,打破学科围墙,建立以急诊创伤外科和急诊内科为主体、其他各学科群支撑的一体化急救运转模式。该模式运转4年来,取得一定成效。医院业务量不断增长,急诊科抢救成功率从2002年的87.2%增长至2006年的93.8%。该模式有利于培养和建立急诊科专业医护队伍,为开展新技术与新项目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急诊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危重型多发伤的急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3年间收治的185例危重型多发伤(ISS≥25分)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171例,占92.4%;非手术治疗14例,占7.6%,早期采用低压复苏和延迟复苏的方法处理创伤失血性休克,实施个体化手术方案,并于术后应用黄芪调节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同时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结果本组185例危重型多发伤患者经急诊救治后,存活168例,死亡17例,救治存活率为90.8%,死亡率9.2%。结论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下的综合治疗对于危重型多发伤的救治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爆震伤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爆震伤的临床救治经验及急救模式。方法 对一组共 7例乙炔钢瓶爆炸致伤病人的临床救治经验及急救模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我院急救中心“诊、治、疗”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的成功救治 ,7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①急救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至关重要 ;②爆震伤病人的术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③延迟复苏、低压复苏抗休克治疗及早期肠内营养对爆震伤病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芩肾安方对IgA肾病(IgA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podoc in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切肾组、IgAN组、柴芩肾安方组和氯沙坦组,通过切除单侧肾并反复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建立大鼠IgAN模型,分别进行药物干预。第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量(Upr),观察肾小球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足细胞podo-c 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gAN组大鼠Upr、肾小球系膜细胞、系膜基质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大部分足突融合,足细胞podoc in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柴芩肾安方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与IgAN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且其podoc in蛋白表达高于氯沙坦组(P〈0.01)。结论柴芩肾安方能减轻IgAN大鼠蛋白尿及肾小球病变,这可能与其恢复足细胞podoc 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柴芩肾安方对IgAN大鼠肾组织TGF-β1和Smad 7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灌服并定时静脉注射BSA复合感染SEB的方法制成大鼠IgAN模型,并用柴芩肾安方治疗,以氯沙坦为对照。第15周末,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TGF—β1和Smad 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轻度增生,伴见弥漫的IgA和少量IgG沉积;TGF—β1和Smad 7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柴芩肾安方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减轻(P〈0.01),且作用效果与氯沙坦类似。结论:抑制肾组织TGF—β1和Smad 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可能是柴芩肾安方延缓IgAN肾脏病变进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近10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已成为我国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ECM)增多是多种肾小球疾病,尤其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IgAN)的病理学特征,ECM的过多聚积最终可导致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进行了血小板聚集试验和部分凝血参数测定。结果显示,HD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ATP释放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HD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缺陷。血液透析后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浆血栓烷B2水平显著增高(P<0.01),提示血透过程中血小板被激活。凝血多数测定结果显示HD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VW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抗凝血酶Ⅲ活性和纤溶酶原活性则低于对照组(P<0.05)。作者初步讨论了这些变化的机理及其对止血凝血功能的影响,认为它们是引起HD患者出血倾向和血栓栓塞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51岁,反复腰酸、腰痛伴镜下血尿2年,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为“慢性肾炎”且治疗效果欠佳,多次于外院就诊,未经肾穿刺而诊断为“慢性肾炎”.近来因腰酸、腰痛加重伴镜下血尿而收入我科治疗.……  相似文献   
10.
孙仲伦  董德长 《上海医学》1993,16(3):152-154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可出现多种内分泌功能紊乱,但有关催乳素(PRL)水平变化报道甚少。我们对5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了血清 PRL 测定,并对部分患者进行了灭吐灵兴奋和多巴胺抑制试验,旨在观察CRF 时血清 PRL 变化的规律,初步探讨其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