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合并代谢综合征(MS)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200例经头颅CT和MRI检查证实为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其中合并MS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8例,未合并MS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另有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200例,均经严格检查排除脑血管疾病。采用直接法检测所有入选者血清sd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水平,观察比较各组sdLDL-C水平,对sdLDL-C与其他定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合并MS缺血性脑梗死组sdLDL-C水平为(1.02±0.44)mmol/L,明显高于未合并MS缺血性脑梗死组的(0.72±0.32)mmol/L和健康对照组的(0.60±0.2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MS缺血性脑梗死组sdLDL-C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MS缺血性脑梗死组sdLDL-C/LDL-C为(0.35±0.12),明显高于未合并MS缺血性脑梗死组的(0.25±0.09)和健康对照组的(0.2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合并MS缺血性脑梗死组的sdLDL-C/LDL-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LDL-C与TG、ApoB偏相关系数为0.456、0.409,与HDL-C偏相关系数为-0.114;sdLDL-C/LDL-C与TG、ApoB偏相关系数为0.458、0.266,与HDL-C偏相关系数为-0.125。结论 sdLDL-C与合并MS的缺血性脑梗死关系密切。在常规血脂指标中,TG是影响sdLDL-C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在MS人群中检测sdLDL-C水平,可能更有助于筛选发生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程度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的变化,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清sdLDL-C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性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受试者60例(甲减组),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受试者96例(亚甲减组)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受试者132例(正常组)。取空腹血检测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G、TC、HDL-C、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及sdLDL-C水平。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亚甲减组血清sdLDL-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t=5.78,P<0.01),甲减组血清sdLDL-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t=6.68,P<0.01)和亚甲减组(t=-2.88,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6,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程度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sdLDL-C与经对数转换后的TSH浓度值(LgTSH)呈正相关(r=0.203,P=0.011),与FT4呈负相关(r=-0.169,P=0.035)。结论 sdLDL-C水平升高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脂异常的表现之一,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2004年3月~2006年9月,我们对20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脑梗死后痴呆的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临床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与病人的紧张情绪、是否及时就诊、知识缺乏、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治愈率、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甘露醇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2002-2004年对已确诊的92例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h内)采用20%甘露醇(mannitol)250 m1加入相应剂量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快速静脉滴注,2~4次/d,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非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3种脂蛋白水平,并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研究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独立相关(P0.05)。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670,P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374,P0.05),低密度脂蛋白与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r=0.256,P0.05)。结论 3种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独立相关,且高密度脂蛋白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7.
自2002 ̄2004年,笔者采用三维正脊牵引床对62例腰椎小关节紊乱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2例均为住院病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23 ̄68岁,平均45岁;病程1天 ̄6年,1 ̄3天者3例,4天 ̄3年者50例,3 ̄6年者9例;有扭腰史者48例,腰劳累者10例,其他原因4例。临床表现为腰部或骶部剧烈痛,稍动后病情加剧;腰部功能丧失,处于前屈位,患侧腰肌痉挛,受累椎旁明显深压痛,可触及棘突偏歪,腰后伸试验阳性X线腰椎片,18例腰椎前屈过大,12例腰椎平直,28例有脊柱侧弯,23例两侧小关节不对称,5例椎间隙不对称;腰椎CT见小关节间隙变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脂类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19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胰岛素抵抗情况分为胰岛素抵抗组144例与非胰岛素抵抗组49例。采用奥林巴斯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等,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C肽,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比,胰岛素抵抗组TG、TG/高密度脂蛋白(HDL)、TC/HDL、sd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HDL、载脂蛋白A(apo AⅠ)、脂蛋白(Lpa)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2型糖尿病患者sd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dLDL-C与TG(Log)、LDL-C/HDLC及TG/HDL-C(Log)呈正相比关性(r=0.638、0.601、0.290,P〈0.01),与TG/HDL(Log)和LDL-C/apoB呈负相关关系(r=-0.589、-0.342,P〈0.01);HOMA-IR与TG/HDL和sdLDL-C呈正相关关系(r=0.281、0.250,P〈0.01),而与TC呈负相关(r=-0.233,P〈0.01)。结论 SdLDL-C能较好地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对脂类代谢的影响,TG/HDL-C、LDL-C/HDL-C等提供的重要临床信息应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得到进一步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血脂正常健康人群和高血脂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分布,分析sdLDL-C与其他血脂组分的相关性.方法 1012名18~ 93岁血脂正常受试者(男503名,女509名)按性别(男性、女性)和年龄(18~ 29岁、30 ~69岁和≥70岁)共分6组;433例23~90岁血脂增高受试者按空腹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分为:高TG组(165例)、高LDL-C组(129例)和联合增高组(139例).用Olympus AU2700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sdLDL-C、TG、LDL-C、TC、HDL-C、ApoAI和ApoB.采用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脂正常受试者sdLDL-C近似正态分布,且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18 ~ 29岁组男性sdLDL-C[ (0.55 ±0.21) mmol/L]高于女性[(0.47±0 22) mmol/L,t=2.212,P=0.028];30 ~69岁组男性sdLDL-C(0.66±0.28) mmol/L[高于女性[(0.62±0.25) mmol/L,t=2.121,P=0.034];≥70岁组男性sdLDL-C[ (0.54±0.21) mmol/L]与女性[(0.54±0.22) mmo]/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2,P=0.982).血脂增高受试者sdLDL-C[( 1.25±0.44) mmol/L明显高于血脂正常受试者[ (0.60 ±0.26) mmol/L,t =29.306,P<0.01].联合增高组的sdLDL-C最高[(1.52±0.49)mmol/L,F =525.66,P<0.01];高TG组的sdLDL-C/LDL-C比值最大(0.47±0.12,F=287.93,P<0.01);高LDL-C组的非sdLDL-C(LDL-C减去sdLDL-C)最高[(2.71±0.52) mmol/L,F =336.32,P<0.01].sdLDL-C与TC、TG、LDL-C、ApoB、BMI呈正相关(rs=0.66、0.68、0.65、0.79、0.27),与HDL-C和ApoAI呈负相关(rs=-0.42、-0.37,P均<0.01).偏相关分析:sdLDL-C与TG、LDL-C、TC偏相关系数为0 42、0.28、0.15,P均<0.01.结论 LDL-C和TG是影响sdLDL-C水平的重要因素,但TG的影响更大.sdLDL-C是评价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水平、判断脂质代谢整体状况的适宜且良好的指标.有必要对不同地区人群sdLDL-C分布进行调查,建立正常人群sdLDL-C参考区间,这对发挥sdLDL在临床诊疗、健康评估中的应有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lymphoma,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预后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异质性。DLBCL患者的诊断、预后评估等相关实验室检查需抗凝外周血样,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DLBCL患者外周抗凝血样出现异常凝集,现报告其中1例典型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