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是一类由糖和非糖物质共价结合成的复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细胞壁中,其化学性质基本类似。已知自然界不同来源的LPS对人体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如茶多酚中脂多糖具有嫩肤、抗皱、防辐射和改善造血功能的作用;小麦面粉中脂多糖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促进动物生长的功效并且对糖尿病、胃溃疡、疼痛等疾病有抑制作用;人胎盘脂多糖可增强机体对细菌、病毒的非特异免疫力,可预防感冒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许多名贵中草药中的脂多糖具有滋补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功效。上述物质中脂多糖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  相似文献   
2.
背景:器官移植耐受的最佳效果是能够诱导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目的:探讨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后,通过受体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诱导移植皮肤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取BALB/c小鼠骨髓。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进行异基因皮肤移植;32只受体鼠随机均分为4组:移植对照组、环孢素A组、照射组和骨髓移植组。结果与结论:照射组小鼠10d内全部死亡,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持续性降低;而骨髓移植组小鼠长期存活,白细胞数全身照射后6d降到最低,之后持续性增高,照射后21d与环孢素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皮肤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0.01),其淋巴细胞浸润及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减少,小鼠脾细胞对供体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说明同基因骨髓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可显著延长小鼠移植皮肤存活时间,可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关节周围注射后对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从初次免疫后第22天开始至50天止,每周3次关节周围注射甲氨蝶呤,PBS作阴性对照,对CIA小鼠关节炎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各组关节炎发生率,石蜡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腹股沟淋巴结细胞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例变化情况。结果: 甲氨蝶呤可以有效降低小鼠关节炎的发病率及平均关节炎指数(P<0.001);石蜡切片显示甲氨蝶呤对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的形成、软骨以及骨的破坏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甲氨蝶呤组Th17细胞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增加(P<0.05)。结论: 甲氨蝶呤关节周围注射可以有效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h17/Treg细胞的比率有关。  相似文献   
4.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是由于自身反应性T细胞持续活化并破坏胰岛β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引发的代谢紊乱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胸腺可通过阴性选择消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从而避免自身免疫应答的发生,此即中枢耐受机制.然而,一些自身反应性T细胞能够逃避阴性选择,识别外周组织抗原,从而引起自身免疫病.事实上,所有个体体内都存在自身反应性T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口服免疫耐受原理,建立针对人特异性免疫耐受的人类肿瘤小鼠荷瘤模型。方法: 将9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肿瘤模型组、无关肿瘤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 分别以人肝癌HepG2细胞系、人卵巢癌3AO细胞系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 d,然后于背部皮下注射人肝癌HepG2细胞系。观察肿瘤形成情况,测量不同时间段肿瘤组织的大小,并对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人肝癌HepG2细胞系能在HepG2细胞灌胃小鼠的皮下成活并形成肿瘤,致瘤率可达90%(27/30);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无关肿瘤对照组的小鼠均未成瘤。局部组织经病理切片,HE染色,在肿瘤模型组可见肿瘤组织,而无关肿瘤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可见明显的肿瘤细胞死亡后的残留痕迹。结论: 通过口服肿瘤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成功地建立了相应的人肿瘤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6.
背景:器官移植耐受的最佳效果是能够诱导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目的:探讨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后,通过受体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诱导移植皮肤免疫耐受的可行性。 方法:取BALB/c小鼠骨髓。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进行异基因皮肤移植;32只受体鼠随机均分为4组:移植对照组、环孢素A组、照射组和骨髓移植组。 结果与结论:照射组小鼠10 d内全部死亡,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持续性降低;而骨髓移植组小鼠长期存活,白细胞数全身照射后6 d降到最低,之后持续性增高,照射后21 d与环孢素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皮肤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 < 0.01),其淋巴细胞浸润及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减少,小鼠脾细胞对供体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说明同基因骨髓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可显著延长小鼠移植皮肤存活时间,可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
8.
[摘要]目的: 以psiCHECK-2质粒为骨架,构建带有远红外荧光蛋白mLumin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双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质粒psiCHECK-2-eGFP-mLumin。方法: PCR扩增mLumin和eGFP基因片段,分别取代海肾荧光素酶和萤火虫荧光素酶插入psiCHECK-2质粒中,构建psiCHECK-2-eGFP-mLumin双荧光蛋白报告基因重组质粒mLumin。通过测序验证插入序列,并将此质粒转入HEK293T细胞,分别用PCR和荧光显微镜鉴定eGFP和mLumin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DNA测序结果证实连接在psiCHECK-2质粒上的eGFP和mLumin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的序列一致。将psiCHECK-2-eGFP-mLumin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能成功表达eGFP和mLumin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psiCHECK-2-eGFP-mLumin双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质粒,且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被认为是T淋巴细胞分化的重要因素,我们观察了脂多糖体外诱导对树突状细胞免疫标志蛋白和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以及脂多糖诱导树突状细胞对小鼠气道变应性炎症的影响,旨在探讨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的机制及其在哮喘中的作用,为哮喘的细胞免疫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卵白蛋白(OVA)刺激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 imDC)免疫小鼠,观察其对小鼠OVA激发的气道过敏性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探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疫苗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为临床防治哮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制备BALB/c小鼠髓性imDC.其余BALB/c小鼠分4组,10只/组:其中两组于第-7天分别注射无菌PBS(PBS组)、OVA刺激的imDC(imDC组),第三组于第13~20天注射地塞米松(地塞米松组),第四组不作任何处理(健康对照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诱导哮喘反应:第0天和第9天分别注射OVA致敏,14~20天每日予OVA气雾攻击.第21天每组处理5只小鼠,检测肺部炎症细胞浸润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气道黏液分泌、脾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及脾细胞中CD4 CD25 细胞比例;第49天,处理剩余动物,观察哮喘预后.结果: mDC注射组肺部炎症浸润较轻,脾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IL)-13、4降低而γ-干扰素(IFN-γ)无显著影响,脾细胞中CD4 CD25 细胞比例较高,气道黏液分泌则少于PBS组,且预后良好. 结论: 过敏原特异性imDC疫苗注射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的变应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