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Graves′病患者,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IL-6和TNF-α,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了IFN-γ.Graves′病患者的IL-6、TNF-α、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者.治疗后, IL-6水平降至正常, 而TNF-α、IFN-γ水平仍高于对照者.提示: IL-6水平与病情变化相平行, 而TNF-α、IFN-γ水平仍较高.  相似文献   
2.
瘦素受体(LEPR)属于I类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在体内分布广泛,是瘦素(leptin)调节体脂和能量平衡的重要中介物质。目前已发现LEPR基因的多种多态性,但各地学者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选择哈尔滨市部分汉族人,探讨LEPR基因519位点变异情况。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内分泌科体检汉族健康人100例,男女各半。男性年龄18 ̄50岁,女性18 ̄50岁。要求被选者祖籍三代都居住在哈尔滨市,相互无亲缘关系。1.2方法1.2.1体脂含量和分布:采用体质量指数(BMI),计算腰围、臀围比值(WHR)。测身高和空腹体质量,计算BMI…  相似文献   
3.
不同糖调节受损人群血浆Ghrelin水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hrelin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GHS—K)的内源性配体,是由28个氨基酸构成的肽类激素,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并可能在调节进食、维持机体能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其在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DM)是一种自身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炎症在DM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并且炎症因子可导致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并在DN进展的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同时亦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参与DN的发生和发展。本旨在观察罗格列酮对尿蛋白排泄率和急性时相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无心、脑、肺、肾、眼底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健康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分别检测受试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MDA含量增加、SOD及MDA/SOD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MDA含量增加、SOD活力MDA/SOD增强(P<0.01).结论: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DM2)并发牙周感染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可造成牙齿松动、牙槽嵴松动、逆行性根尖周炎等后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在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氧化标志物可以用于临床慢性并发症危险性的预测。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解偶联蛋白3(UCP3)基因分布广泛,并且在体内外均具有保护组织器官抗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诊DM2患者脂联素、炎性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DM2)患者脂联素、IL-6、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初诊DM292例,分为肥胖组(体重指数BMI≥25kg/m^2)42例、非肥胖组(BMI〈25kg/m^2)50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血清脂联素、IL-6、TNF-α、体重、身高、血脂、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组脂联素低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肥胖组IL-6、TNF-α高于非肥胖组(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非肥胖组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脂联素与BMI、HOMA-IR呈负相关,IL-6、TNF-α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结论:脂联素、IL-6、TNF-α与IR密切相关,参与了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8.
DM2患者血糖波动与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7%的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糖波动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20例未合并微血管并发症和25例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HbA1c〈7%的DM2患者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连续监测3d,计算平均血糖水平(MBG)、标准差(S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日间血糖绝对差(MODD)等指标,并测HbA1c、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HbA1c〈7%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SD、MAGE、MODD、LAGE均显著高于HbA1c〈7%未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组(P〈0.001~0.05)。结论:血糖波动是HbA1c〈7%的DM2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积极控制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9.
56名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n=29)和二甲双胍组(n=27)。分别给与西格列汀100mg日一次口服,二甲双胍500mg日三次口服,各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HbA1c以及患者血清TNFα、IL-6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二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HbA1c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是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IL-6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两组患者耐受良好,无失访患者。结论西格列汀能够有效降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体重并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肝脏、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慢性高血糖和严重的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