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利用胆道内镜技术,对14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的胆管狭窄进行了诊断和分析;采取球囊扩张后支撑管支撑狭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胆道造影和内镜综合诊断胆管吻合口狭窄13例(92.86%,其中1例是结石导致的狭窄假象);非吻合口狭窄1例(进行了2次肝移植)。通过胆道造影明确诊断的4例吻合口狭窄中,1例采取球囊扩张1次治愈,2例行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网篮取石+鼻胆引流术后仍然发生胆系感染和黄疸而行手术以及纤维胆道镜治疗,1例2次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而死亡。通过T型管造影,1例发现条状负影,无狭窄,纤维胆道镜观察胆管吻合口愈合佳,黏膜移行良好;2例肝内显影差或不显影而呈胆管消失改变,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后,扩张吻合口的狭窄后用支撑管分别支撑3、4个月时狭窄消失,黏膜移行良好,拔管治愈;8例肝内外胆管显影模糊,肝外和肝内Ⅰ、Ⅱ级胆管有条索状、柱状、树枝状负影和非吻合性狭窄征象,纤维胆道镜观察取净结石后观察吻合口处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充血水肿,扩张支撑平均2.5个月后,镜下观察狭窄消失,黏膜移行佳;1例造影提示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后,内镜观察未发现结石,支撑2个月后拔管治愈。结论应用胆道内镜诊断胆管狭窄直观可靠。胆道狭窄扩张支撑后拔管的标准为:T型管造影通畅无狭窄,内镜观察狭窄环消失,吻合口处黏膜移行。通过内镜技术治疗胆管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和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金属银夹标记胆道通道,利用胆道镜技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肝胆管结石复发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友谊医院47例胆管结石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患者的资料,在空肠盲袢或输出袢处使用银夹作标志,术后通过胆道镜行胆管残留结石或复发结石或狭窄的治疗。结果11例术后胆管残留结石和5例残留结石合并胆管狭窄者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探查、取石及肝胆管狭窄的治疗而治愈。2例结石复发的患者根据空肠的金属银夹标记物,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进行穿刺置管建立胆道镜通道,通过胆道镜成功取出了结石,避免了再手术。结论发挥胆道镜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优势,经以银夹标志的胆道通道,可望成为治疗胆肠吻合术后复发结石手段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移植静脉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对内膜增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移植静脉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变化对内膜增生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颈静脉-腹主动脉自体静脉移植模型,分别在术后3,7,14 d进行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明胶酶谱方法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仪观测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静脉移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活性增高,伴有内膜显著增生,二者呈现平行关系.施加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剂强力霉素后,内膜受到明显抑制,呈现量效关系.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9是内膜增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强力霉素可以抑制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4.
我们利用胆道镜观察和处理胆道损伤15例,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患者资料 1.肝移植术后并发胆管损伤: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为46.1岁.肝移植后肝动脉血流速度正常,吻合口通畅.术后2~4个月开始出现黄疸,T管造影可见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或不扩张.其内呈现片状、条状负影.2.肝移植术后并发肝动脉狭窄、栓塞和胆管损伤: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47.5岁.肝移植后出现肝动脉狭窄和栓塞,早期即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T管造影显示移植肝胆树显影淡,呈柳絮状,镜下造影显示造影剂胆管外渗出征象,1例出现肝内"胆汁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腹控冲洗液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腹膜转移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9例进展期胃癌、30例溃疡患者腹腔冲洗液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含量.结果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T细胞的含量与良性病变组的含量基本一致(P>0.05),且与肿瘤的分期无关,CD8+T细胞的含量高于良性病变组的含量,而CD4+T细胞含量低于良性病变组中的含量,但两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胃癌的进展和腹膜转移的发生,腹腔内的细胞免疫能力下降,CD8+T细胞含量的增加和CD4+/CD8+T细胞比值的下降是晚期肿瘤免疫抑制的一种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6.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T管造影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T管造影的临床分析,明确其诊断的特殊性,使诊断的思路清晰化、条理化,在此基础上果断采取治疗措施,使移植后胆道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的临床诊治经过,根据T管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不同时期、胆管结石分布特征、肝功能的变化特点,结合内窥镜观察结果,分为早、中、晚期T管造影的不同表现,胆管结石分为的3种类型:单发型、多发型、铸型,分别做以详细描述。结果依照T管造影,胆管结石分为3型:单发型、多发型、铸型;移植术后早期(3个月以内):肝内外胆管显影淡,似柳絮感觉,无明显的结石表现的负影,胆汁混浊,有絮状物;移植术后中期(3~6个月):飘浮的絮状物逐渐依照胆管分布凝集成固体状,可呈单发型、多发型、铸型,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以肝内为明显,明显扩张者少见。移植术后晚期(6个月以后):单发型、多发型、铸型均可见,肝内外胆管扩张,或肝内胆管狭窄,表现为胆管变细、僵直、枯树枝、串珠样改变,或肝内胆管消失,此时病人黄疸明显,肝功能损伤较重。其中最近的4例依据分期分型做出前瞻性诊断后,及时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并取得显著疗效。结论T管造影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表现有其特殊性,必须结合内镜观察才能有效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纤维胆道镜(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scopy,PTCS)在肝内胆道疾病临床应用中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PTCS治疗肝内胆管狭窄1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5例,胆道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4例的方法及效果。结果经PTCS治疗,肝内胆管狭窄性质得到确定。肝内胆管及胆肠吻合口狭窄得到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得以取净,肝脓肿得以治愈。结论PTCS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源性肝脓肿,胆道术后、胆肠吻合口狭窄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微创,可作为临床首选方法。PTCS对肝内胆管狭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脾脓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脓肿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脾脏感染性疾病,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作者对本院1994年以来收治的4例脾脓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胃癌MMP-2和CD表达情况。其中45例行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MMP-2和CD与浸润深度、胃浆膜分型、腹腔脱落癌细胞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CD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MMP-2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但淋巴结转移阳性者MMP-2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结论:MMP-2和CD高表达胃癌具有更强的侵袭、淋巴结转移能力及腹膜转移倾向。MMP-2和CD能较好的反映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助于判断预后。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MMP-2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但淋巴结转移阳性者MMP-2表达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结论:MMP-2和CD高表达胃癌具有更强的侵袭、淋巴结转移能力及腹膜转移倾向。MMP-2和CD能较好的反映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T管引流术后按照常规时间拔管仍有部分病例发生道断裂,引发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现就我科应用纤维道镜经T管窦道微创治疗窦道断裂所致胆漏的临床体会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