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宝军  关小宏 《现代护理》2006,12(20):1867-1869
目的探讨针对影响糖尿病肢端坏疽患者愈合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在600例糖尿病足坏疽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68例分成2组,根据2组患者血浆蛋白、动脉硬化下肢血流量、微循环障碍程度、患足骨质破坏情况、缺乏糖尿病足坏疽的防治知识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愈合的因素,并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结果168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下肢血流量、足背动脉搏动及甲襞微循环比较,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足坏疽合并肾病、骨质破坏和血红蛋白改变情况比较,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根据糖尿病足坏疽患者影响愈合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加快了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愈合速度,同时综合治疗有利于糖尿病足坏疽的早日愈合,可以减少截肢,提高了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上皮生长因子(EGF)能促进外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生长。据此,笔者选择5例糖尿病足坏疽患者,3例用EGF,第1次换药时可见溃疡边缘有新皮肤生长,连续用12次治愈。对照组2例,1例用山莨菪碱(654-2)12次,未见皮肤生长;1例用抗生素和生理盐水20次,亦未见皮肤生长。改用EGF,10—16次创面愈合。证明EGF的促皮肤生长作用明显优于654-2。将EGF和654-2用于小鼠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发现EGF可使  相似文献   
3.
2003年SARS流行期间,我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均进行了严密的防护,取得了无工作人员被感染的良好结果。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也出现了许多不适的症状。为了解不适症状发生的根本原因,我们对医护人员在不同防护条件下的一些生理指标进行了检测,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卫勤保障是军队后勤工作重要的一环,是部队防病治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平时部队官兵身体健康,能正常参加各种训练与活动,搞好部队建设的基础;在战时,更是救死扶伤,确保上得去、展得开、救得下、效果好,减少部队战斗与非战斗减员,确保部队战斗力不可缺少的基本保障。因此,必须全面强化,尽力做好。  相似文献   
5.
6.
根据军队医院当前任务、体制与工作要求,探讨如何建设强有力的应急保障队伍。采取搞好思想教育、强化战备观念、发挥军人主力军作用,加强对非现役文职人员及合同护士的军人素质培养,强化技术训练等。通过强化教育,认真组织,全员培训,提高了卫勤保障能力。强有力的思想教育,针对性的全员培训,能提高应急战备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临床上可疑糖尿病足骨髓炎患者的骨组织微生物学和病理检查的结果,提高对糖尿病足骨髓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取26例符合糖尿病足溃疡合并蜂窝组织炎、可探及骨质或溃疡中有骨暴露的住院糖尿病足患者换药清创的骨组织行骨微生物培养及骨病理检查。分析骨微生物培养及骨组织病理检查的阳性率、菌种及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和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骨微生物培养联合骨组织病理检查确诊84.6%(22/26)的患者为糖尿病足骨髓炎。共进行38例次骨微生物培养,培养出20种细菌,1种真菌。13例患者进行了多次的骨微生物培养,10例患者骨微生物培养出多种细菌。行多次骨培养和培养出多种菌种的患者的糖尿病足病程短于一次培养组和一种菌种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沉、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一次培养组和一种菌种组,而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血清铁低于一次培养组和一种菌种组。结论骨微生物培养和骨病理检查能够确诊糖尿病足骨髓炎。需要行多次骨清创或骨微生物培养出多种细菌的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足感染更严重、营养状态更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的疗效.方法 采用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13例.结果 13例患足术后创面根据创缘大小,各缝合1~3针不等.其中11例患足创面一期愈合.术后创面皮缘未能一期愈合的2例在术后10d拆除缝线,清洁创面,予以负压吸引处理创面,分别于术后36、21 d愈合.结论 截趾并创面皮缘缝合术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趾臂指数(TB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65例行踝臂指数(ABI)、TBI检测的T2DM患者,其中TBI降低127例(L-TBI组)、TBI正常138例(N-TBI组);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及颈动脉超声、TBI、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等检测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TBI的危险因素。结果265例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患病率为19.4%。与N-TBI组比较,L—TBI组年龄大、DM病程长、FIB高,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足(DF)、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颈动脉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CS)者多(P均〈0.05);两组LDL—C、TC、TG达标率比较P均〈0.05。年龄〉60岁、DM病程≥20年、FIB、CS为TBI的危险因素(P〈0.01或〈0.05)。结论低TBI的T2DM患者高血压、冠心病、DF、颈动脉疾病合并率高,年龄〉60岁、DM病程≥20年、FIB高、CS是TB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甲状腺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也逐年增加.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相关性的机制尚未明了,目前有共同病因学说、癌前病变学说、淋巴细胞浸润学说3种观点,其中共同病因包括辐射、高碘、免疫及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等,在共同病因作用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患病率均升高.一些分子在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高表达,与甲状腺其他疾病存在表达差异,可预测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甲状腺癌灶周围组织淋巴细胞的浸润也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