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0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无创心功能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心导纳微分图与心机械图检测100例高血压病患者,以观察与分析不同期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并通过多项指标对心脏功能进行较客观地评价。1对象与方法1.l对象高血压病组:共100例,男53例,女47例。年龄25~69岁,平均49岁。按照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即收缩压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2012年6-12月进行住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调查;②住院时间≥3 d;③年龄〉12岁;④意识清楚,能进行语言沟通。排除标准:新生儿死亡、终止妊娠的患者;性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及医疗数据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认识到人工智能或将彻底改变医学实践。机器学习可对大量医疗数据进行学习,探索数据集中的依赖关系,从而形成相应的医学模型;模型可对新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预测,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分级、辅助制定临床决策等。急诊医学面临着医疗资源相对短缺、急危重症患者识别及快速诊治需求等现状。在大数据时代,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机器学习为手段的智慧医疗或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7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产妇22例,回顾性分析孕妇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和妊娠结局,总结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产妇的护理经验。结果 22例产妇经住院治疗及护理后,自然分娩6例、剖宫产16例。其中3例产妇出现死胎,8例产妇经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生产顺利,1例产妇出现肾衰竭,2例产妇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3例产妇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结论 做好各阶段的评估工作、保证病房环境的干净舒心、保证产妇的生理舒适及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妊高征合并胎盘早剥产妇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均治疗14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治疗前后ESS评分、SF-36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ESS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3、7、14 d的E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项得分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SF-36各项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精神健康上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用药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任珍  王晓光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0):1843-1846
目的 观察达比加群酯预防房颤患者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房颤患者80例均符合抗凝治疗指征。按照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达比加群酯110 mg,2次/d;对照组给予华法林2.5 mg/d,并定期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INR调整剂量。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卒中、全身性栓塞和大出血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出院时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卒中/全身性栓塞的发生率为17.5%,对照组为37.5%,两组患者卒中/全身性栓塞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华法林比较,对有房颤患者行抗凝治疗达比加群酯具备同等疗效,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珍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65-766
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规范,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和完善,职业防护问题已引起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和关注。目前认为,经血传播的疾病主要有病毒性肝炎乙型(乙肝)、病毒性肝炎丙型(丙肝)、艾滋病(AIDS)、梅毒等。由于社会人群乙肝的高发和艾滋病发病率的快速上升,综合性医院病房也面临着职业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见并发症,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采用日本Plasauto-IQ型血浆置换机对48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1171人次,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在1171人次治疗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13人次,占9.64%,其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71人次,62.8%),其次为低血压(69人次,61.0%),电解质紊乱(49人次,43.3%),舒适的改变(26人次,23%),TMP增高(3人次,2.6%)。所有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消失,无死亡病例发生;有1例患者治疗中出现破膜导致治疗中断。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经处理后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常有不同程度损害,不同分期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有何差异?目的观察高血压不同分期患者的心功能,并与健康者相应指标进行对照.设计病例-对照,对比观察.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特诊科.对象选择2002-10/2003-05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内科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Ⅰ期30例,高血压Ⅱ期40例,高血压Ⅲ期30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0人为对照.纳入对象均知情同意.方法纳入对象心功能测定采用XJS-Ⅰ型心功能检测仪.患者取仰卧位,按四电极法放置电极.于呼气末屏气,同步描记Ⅰ导联心电图、心音图、心导纳微分图、颈动脉搏动图.通过微机处理显示各种指标.检测指标为心率,排血前时间,左室排血时间,排血前时间/左室排血时间,电机械延迟时间,等容收缩时间,等容收缩时间/左室排血时间,脉搏波传递时间,每搏量,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心肌收缩强度指数,总外周阻力,血管顺应性.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分期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者心功能状况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和健康者3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1]排血前时间、等容收缩时间、总外周阻力、排血前时间/左室排血时间和等容收缩时间/左室排血时间高血压患者明显大于或长于健康者(P<0.01),Ⅱ,Ⅲ期高血压患者明显高于或长于Ⅰ期高血压患者(P<0.01).[2]每搏量、心排血量、心肌收缩强度指数、血管顺应性、脉搏波传递时间、心脏指数高血压患者明显低于或短于健康者(P<0.01),Ⅱ,Ⅲ期高血压患者明显低于或短于Ⅰ期高血压患者(P<0.01).在上述指标中,Ⅲ期高血压患者血管总外周阻力明显高于Ⅱ期高血压患者(P<0.05),血管顺应性明显低于Ⅱ期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心功能较健康者明显下降,随着高血压病情发展,心功能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40例HIV与HCV共同感染者和33例HCV单独感染者15年内肝硬化的进展情况的分析,总结HIV与HCV共同感染者的疾病特点,探讨其护理方法。结果本组HIV与HCV共同感染者肝硬化的进程快,存在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加强护理的针对性,以达到延缓肝硬化进程,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