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手持式等离子熔覆设备,在煤矿用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表面熔覆高硼Fe-Cr合金层,并对其进行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γ-(Fe,N i)、(Cr,Fe)2B、Fe2B和Fe23(C,B)6等物相组成;随着含硼量由2.5%逐步增加至5.5%,熔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呈先增大后降低趋势;含硼量为4.5%时,熔覆层的相对耐磨性是基材的5.4倍。井下试验表明,熔覆后中部槽使用寿命可延长2~3倍。  相似文献   
2.
普通金属材料通过等离子束表面熔覆处理,可以得到具有特定性能的异质材料,使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可对普通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强化,扩大普通材料的使用范围。阐述了等离子熔覆技术的原理,以等离子熔覆技术提高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和采煤机截齿耐磨、抗冲击性能上的应用为例,对其优越性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浅谈混凝土泵的类型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朱学峰  马宗彬  陈涛 《中州煤炭》2007,(2):29-29,43
介绍了混凝土泵的沿革及其种类,并结合现场对混凝土泵的使用要求,阐述了混凝土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等离子熔覆在R780材质钻杆上堆焊3种不同螺旋熔覆层,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洛氏硬度计和磨料磨损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中添加少量稀土元素即可使其晶粒细化,添加Al2O3-TiO2复合陶瓷粉末,可在熔覆层中形成弥散分布的Al2O3硬质强化相。添加稀土元素和Al2O3-TiO2后的熔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亚南  黎文强  马宗彬 《中州煤炭》2019,(8):125-129,133
基于现行支架油缸导向套加工过程中制坯工序有多种选择,论述了导向套制坯工艺的种类及各自的优缺点。介绍了导向套的常用材质、使用标准,并对其进行分类。根据生产特点将制坯工艺分为钢材直接制坯和钢材锻造制坯,并分别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了相关标准、设备及成本核算公式。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及经济成本的平衡,简单给出了每种导向套制坯工艺的参考选择顺序。分析表明,以基础零件为单元,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的制坯工艺,是制造企业控制过度加工、成本与资源节约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采用等离子熔覆在R780材质钻杆上堆焊3种不同螺旋熔覆层,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洛氏硬度计和磨料磨损试验机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中添加少量稀土元素即可使其晶粒细化,添加Al2O3-TiO2复合陶瓷粉末,可在熔覆层中形成弥散分布的Al2O3硬质强化相。添加稀土元素和Al2O3-TiO2后的熔覆层的硬度和耐磨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朱学峰  张涛  马宗彬  陈涛 《中州煤炭》2007,(4):76-76,98
分析了转子式喷射机使用过程中下结合板出料口内、外两侧容易出现橡胶与钢板骨架分离的原因及危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控等离子熔覆设备,在煤矿用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中板易磨损部位熔覆Fe-Cr-B-Si合金层,并对其磨损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γ-Fe、(Cr,Fe)2B和Fe2B等物相组成;熔覆层的磨损机制为微切削磨损,其相对耐磨性是基材的5.4倍。  相似文献   
9.
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修复工件不受次数限制,实现报废产品的循环再利用,促进经济循环发展,是一种绿色可持续表面再制造强化技术。从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介绍入手,详细分析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的影响因素,归纳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发展存在一些关键问题,并就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及改善措施,以期为激光熔覆再制造技术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金相显微分析、EDS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激光熔覆Fe基合金粉末熔覆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该激光熔覆层的表面微气孔数量与熔覆速度有关,熔覆速度越快,出现微气孔的概率越大。该熔覆层的显微组织主要由平面晶、胞状晶和树枝晶等组成,在树枝晶的不同区域存在成分偏析。随着熔覆速度的增加,该激光熔覆层的硬度和耐腐蚀性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