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1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506篇
工业技术   10848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13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453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468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376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276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193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中笔者将平行坐标技术应用于变压器温度场多维可视化分析,以矿用变压器为例,给出了其高、低压绕组纵向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4.
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底床沉积物在波、潮、流等水动力条件作用下会不断地发生再悬浮与输运,形成黄河三角洲海底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自主研发的电阻率探杆三脚架,观测了水动力作用下海床面的侵蚀与淤积过程。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涨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的变化主要受波高的影响,近底床位置海水浊度的变化趋势是涨潮过程中海水浊度上升,落潮过程中海水浊度降低。侵蚀或淤积是海床面泥沙的再悬浮与悬沙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区冬季的海床面变化以侵蚀为主,当沉降作用强于侵蚀淤积作用时,即使海床所受切应力大于沉积物临界切应力,海床仍发生淤积。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我国环保部门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对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投入了更多的重视。由于重离子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的污染物,对含重离子的物质进行一定环保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着重分析研究了吸附重金属离子活性炭再生工艺,并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环保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献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一种稳定可控的能源,提出一种栅控石墨烯热电器件。通过对石墨烯通道的载流子输运机理的分析,获得了温度和栅压对通道电阻的影响。依据半经典Mott公式推导了石墨烯塞贝克系数的表达式,同时给出了石墨烯的电导率和热导率模型。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FEA)建模获得不同栅压条件下的器件温度,当栅极电压VB=0 V时,石墨烯热电器件热端和冷端温度差为30 K;当VB=6 V时,最大温差达到50 K;当VB=30 V时,最小温差只有10 K。结果表明,栅压对热电器件的性能有明显的调控性。该研究可为石墨烯热电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气烟囱效应——礁滩相岩性气藏的典型地震响应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品质良好的地震剖面上出现的地震模糊带称为气烟囱,发现和识别气烟囱是寻找大型气藏的有效方法。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组气藏是礁滩相岩性气藏,礁、滩作为一个独立的岩性体,与周围的地层、岩性结构差异较大,由此在构造应力场中形成力学尖点,从而产生气烟囱效应。已知的黄龙场、普光等气田,其气烟囱普遍存在。点礁通常形成下方的气烟囱,台缘礁通常在上方形成气烟囱;礁滩相在构造运动中控制了断层的发育过程,凸起的礁滩相上方可能发育对冲断层;斜坡较陡的台缘礁可能发育叠置的逆冲断层;礁、滩两侧边缘的断层一般都比较发育。断层发育加强了气烟囱效应。模拟试验验证了地震剖面解释结果。根据气烟囱地震相特征,预测黑池梁存在一个大型气藏。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形起伏剧烈、速度和厚度横向变化大的地区,折射静校正技术的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主要表现在不能准确地识别和拾取来自于地下连续地质界面的折射波,使得精确求取的长波长静校正量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介绍了这种静校正技术的方法原理和特点,基于对比折射法的折射波至拾取实质上是一个折射层的对比分析解释过程,因此能准确地拾取折射波至,精确地求解低速带的绝对延迟时;然后利用延迟时和近地表速度模型(等效,时深,空变)反演表层模型,最终一次性完成基准面静校正(包含低速带校正和高程校正)。在黄土塬、沙漠以及沙漠和山地的接合部等地区,利用基于对比折射法的三维静校正技术进行静校正处理,使资料的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反射同相轴连续性好,信噪比和分辨率高,构造形态清晰可靠,提高了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9.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甲基丙烯磺酸钠(M A S)与丙烯酸(A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合成含有羧基(-COOM),磺酸基(-SO3M)的高分子主链M A S-AA,然后再与一定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合成含有羧基(-COOM),磺酸基(-SO3M),聚氧乙烯链(-OC2H4-)侧链的高性能减水剂PC。该减水剂具有高减水率,通过复配减水剂掺量为0.08%(固含量)时,净浆流动度可达到260 mm。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数据转换系统选择放大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就选择放大器的重要性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