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二维微位移平台测量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位移测量已经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领域中,实现微位移测量最关键的环节在于精确的定位和精细的运动.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应变方式进行二维微位移(纳米级)测量的系统,详细阐述了该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微位移检测传感器、处理电路及相关系统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二维微(纳米级)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纳米自组装机理,以γ-Al_2O_3为载体,Mo-Ni为活性组分,制备了正向胶束法和反应胶束法Mo-Ni纳米自组装催化剂。结果表明:以残炭质量分数为4.78%的渣油为原料,在Mo/Ni(质量比)为6∶1的条件下,当精制催化剂和裂化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质量分数分别为30%,25%时,催化剂的残炭脱除效果为最佳;将正向胶束法制备的精制和裂化催化剂复配使用,在反应压力为14 MPa,体积空速为0.20 h~(-1),反应温度为350℃,氢气/原料油(体积比)为850的最佳条件下,渣油加氢脱残炭率最高达到53.82%。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纱线分段染色技术(Space Dyeing)的特点以及以此类纱线制成织物的最终用途,着重介绍了可实现纱线分段染色的机械设备。纱线分段染色的主要特点是,以此类纱线做成的织物图案没有简单的重复,这是印花和色织无法做到的。这种无规则不重复的图案使得织物上的污渍不易被发现,从而有利于延长不便清洗的纺织品如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所用纺织品的寿命。根据所染纱线的不同可实现纱线分段染色的设备分为:经轴染色设备、绞纱染色设备和筒子纱染色设备三大类并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选用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4种不同结构的二元伯醇,探讨其对于活性染料溶液K/S值、固色率、稳定性以及保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伯醇的种类和用量对活性染料墨水的理化性能影响较大,在同等染色条件下,1,3-丙二醇对染色结果的影响最小,K/S值和固色率达到26.97和63%,乙二醇的保湿性最明显,且对墨水稳定性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5.
顶推梁为推土机工作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基于动应力的分析方法,针对高驱动履带推土机顶推梁侧向受载的典型工况对其进行强度分析和结构优化.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侧向受载情况下顶推梁的应力情况,为顶推梁的性能分析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石振 《本钢技术》2010,(1):24-25,28
主要阐述了本钢新4号高炉炉顶润滑站的基本构成和控制原理,并且根据几年来润滑站所暴露出来的设备缺陷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进,经过两年来的实际使用,证明此次针对炉顶润滑站进行的技术改进是成功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关节机械臂的运动特性,在分析用于测试人体手臂运动爆发力机械臂模型设计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最优化计算等方面理论,结合实际人一机力交互系统的控制特点,提出一种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对基于力控制策略的机械手伺服系统进行优化,同时保证了系统的鲁棒性。通过实时信息获取与分析,准确地反映出人手臂随着时间推移的施力情况。  相似文献   
8.
9.
以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分析技术为手段,建立了大型履带推土机行走减速器第一级行星排的动态仿真分析模型,针对典型受力工况对其行星架进行了强度分析,并对模型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为多体系统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石英管固定床反应器中对神木烟煤进行热解实验,研究了热解温度对煤热解产物分布和C, H, O, N, S元素在热解产物中分配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500?900℃范围内,随热解温度升高,半焦产率下降,气体产率增大,焦油产率先增大后降低,600℃时达最大值9.2%(ω);半焦中C, H, O和N元素迁入量下降,S元素迁入量先降低后略有增大,在700℃时达最小值67.0%;热解气中C, H, O元素迁入量增大,N元素和S元素迁入量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800和600℃时达最大值28.8%和27.9%;焦油中C, H, O元素迁入量先增大后降低,均在600℃时分别达最大值9.3%, 14.0%和7.2%,N元素和S元素迁入量缓慢增加;热解水中H和O元素迁入量先增大后略有降低,在700℃时分别达最大值14.5%和4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